郜玲玲
安徽金寨技师学院 安徽六安 237300
摘要:机械基础是一门属于机械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中职生文化基础差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提高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实效性成了中职机械基础教师的研究课题。本文对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中职机械基础教学实效性的提高策略。
关键词:中职;机械基础;存在问题;实效性;提高策略
引言:
机械基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机械基础课程内容抽象复杂,各部分连接不密切,实践性较强。中职生刚开始学习,机械加工及传动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中职教师在进行机械基础教学时要重视教学的实效性以保证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一、中职院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的问题
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学生能够学习的场所越来越多,导致中职院校所招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许多中职生不但文化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综合素养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机械基础知识枯燥繁琐,中职生学习时普遍缺乏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当今社会对中职教育认可度低,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初中学习成绩差或者中考落榜的学生,他们只能被动地选择中职院校,在学习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主观能动性差,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而影响了学习效率。
2、教师方面的问题
机械基础课与机械类的其他课程相比,既需要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实效性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但是许多中职院校的机械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还有待提高,他们在教学中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模式单一,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对机械基础与其他机械专业课程的区别及不同点并不非常清楚,因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才有利于机械基础教学实效性的提高。而大部分机械基础课的教师在教学中对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教学而影响了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3、教材方面的问题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机械基础教材中知识设置的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对课程教学实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机械基础课所使用的教材仍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未能将知识与企业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而且有些机械基础课程教材中的知识过难、过深,学生不易理解。而教师在运用教材时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中职机械基础教学实效性的提高策略
1、明确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生刚开始接触机械基础课程,他们对这门课程了解较少,对里面的学习内容更不了解,在学习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听课时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中职机械基础教师在教学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兴趣的指引下主动学习机械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职教师可以将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机械器具带入课堂,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和接受机械基础知识的学习。
如在进行《常用机构及功能介绍》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机械的图片或机械,上课时利用多媒体将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到机械基础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对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进而促进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
2、根据学生实际细化教学内容
机械专业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机械技术人才,推动机械技术的革新。中职院校的机械基础课的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基础特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然后根据学生差异细化教学内容以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如有些学生计算能力强但抽象思维能力差,他们虽然在学习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复杂的计算公式,但是对机械的整体结构在头脑中却无法想象。还有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强但计算能力弱,在学习时具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但学习复杂公式对他们来说却非常困难。面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中职教师要细化教学内容,遇到学生无法理解的复杂公式时,可以利用演绎法、归纳法等一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各公式间的联系及原理。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多给空间想象能力差的学生找一些结构和轴系的零件的三维立体图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以培养他们的空间立体思维能力。如在进行凸轮结构的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凸轮结构的图片及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相关结构。然后再将细化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凸轮,如何理解凸轮结构及实际应用时的工作原理。通过内容细化使课堂教学条理清晰明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学生如果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在学习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学习本身也要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不但能够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在中职机械专业的学习中,实训课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实训课是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中职教师在进行实训课的教学前可以给学生提出需要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边思考边实践。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也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些实物或教具,利用直观的实物吸引学生,帮助他们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如在进行圆轴的扭转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具让学生观看其变形的特点,以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讲解四杆结构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找出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四杆结构的图片,或从学生最熟悉的体验引出知识的教学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讲解曲柄摇杆结构时可以给学生举家中使用的缝纫机,让其想象联想一下其运用的方式等。再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一些机械器材引导学生合理操作,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工厂,让学生通过实地观看了解机械的过程,掌握机械工作的原理,明确学习机械基础知识的意义、目标。从而提高他们对机械基础知识的兴趣,并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基础知识体系不断完善,课程教学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中职机械基础课的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紧跟时代发展,利用本身丰富的专业知识赢得学生的尊敬与青睐。机械基础对学生的理论经验和实际要求都较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既要重视理论教学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同时还要保证教学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细化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晓梅.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模式的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13):97
[2]张玥芳.新时代背景下现代机械基础教学创新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4):72-73.
[3]徐新河.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的实效性[J].才智,2017,(32):145.
[4]徐长胜.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的实效性[J].现代职业教育,2018,(30):156.
[5]蒋春霞.中职机械类专业课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8,(14):16,33.
[6]李振华.浅谈如何提升中职机械基础教育教学的实效性[J].南北桥,2019,(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