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优秀传统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5期   作者:李欣容
[导读]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是一种启蒙教学

        李欣容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俊发城实验小学 650000
        摘要: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是一种启蒙教学,教师不仅需要教授相关的美术知识,还应该帮学生树立一定的学习意识,以便学生能够较好地感知艺术气息,从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小学美术教学,在其中融入民间美术元素,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艺术。
        关键词:民间优秀传统美术;小学美术;应用策略
        一、民间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利用现状
        1、积极开发与利用
        中国向来是一个注重传统文化的国家,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也十分重视。所以,让中国的下一代认真学习民族文化资源是非常必要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人们经过民时间积淀而形成的对于美独特的认识和见解。比如,京剧、豫剧等戏曲的表演、刺绣、剪纸等艺术都是民族特有的文化资源。当然,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也是民族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切话题之一。目前,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已经有了很多开发和利用。例如,在苏少版小学五年级的课本第一课中对于参观和旅游课题的学习,老师可以让同学们描述自己旅游的感觉和旅游的场景,对自己印象深刻的景点进行作图绘画。这就是一个对于民间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很好的典范,充分体现了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中,对于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这种方式,也发挥了引导学生深入接触民间文化资源的作用,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2、利用中存在问题
        目前,在新课改的积极影响下,小学美术课堂上虽然已经开展了对于民间文化的教学和讲解,但是在小学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学与利用中依旧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首先,由于小学美术课堂民期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使得老师们已经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会情不自禁地将讲授重点放在对于课本教材的讲解上,而对于课外知识的延伸较少,进而导致学生课堂活跃度和积极性大幅度下降。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中,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其次,在美术课堂中虽然对于民间文化的教学有所侧重,但大多数课堂对于本地文化资源的教学不过重视。所以,就造成了自身地域文化弘扬不充分的局面。而且,这种舍近求远的文化教学方式,也降低了民间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果,没有达到对于民间文化弘扬的真正目的。同时,不能让小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文化深刻了解,进而导致了小学生不能喜爱本地区文化的后果。以上,都是目前小学美术课堂对于民间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找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达到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优秀传统美术的应用策略
        1、结合教材寻找资源
        教材是学生们学习美术的基础,教师在引领以及向学生们讲解基础的时候是不可或缺的。在教材中,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美术,将美术分为一个个的板块,从正面降低了学生们学习的难度,所以教师在选择民间美术的时候,要结合教材章节的难易度以及与之相契合的民间美术资源,同时要避免简陋低俗甚至迷信的资源,否则会影响学生们的审美观。


        2、借助信息技术教学
        民间美术中包含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民间艺术,教师需要打开思路,借助互联网来将知识进行清晰的讲述,便于学生理解,从而更好地将民间艺术进行传承。让学生在了解民间艺术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情感,积累美术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为学生寻找一些民间艺术的视频。这些视频可以是涉及地方民间手工艺品制作知识和信息的,让学生能清晰地看到民间工艺品制作从选材、设计到最后制作完成的全过程,观看视频后,请学生自主探究并发现其中美术的魅力。民间美术的范围较广,全国各地的民风民俗也都不相同,所以,民间美术作品也会具有较大的区别,正是因为这些不同之处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赏析的兴趣。
        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因地域、风俗、情感、气质的差异又形成丰富的品类和风格,民间工艺品借助大胆的想象和创新,将独具特色的民风展现出来,这些作品在当地十分受欢迎。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民间美术教学时,首先要为学生科普一些民俗民风知识,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各地文化的学习,逐渐丰富学生的美术认知,为日后的美术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当学生在视频学习中了解到各地的民间美术知识时,会比较兴奋,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无尽的想象力与创新力,从而产生不断学习美术的热情,建立较好的教学基础。之后,教师可以准备一幅教学图画,带领学生进行美术绘画的基本功学习,比如在一张纸上如何绘图,如何掌握人物比例,如何画画能够更好看,如何换一种欣赏的角度进行艺术的创作等。有了兴趣的支撑,学生会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师进行学习,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掌握美术绘画的基础,最终达到美术教学的既定目标。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视频教学的方式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让学生愿意获取更多的美术知识。
        3、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中国传统手艺—剪纸为例,在学习剪纸中让学生体验到美育的魅力,甚至是引起学生对于美育的思考。学生在做手工的同时了解到关于剪纸源远流长的历史,对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剪纸图案中蕴含丰富的象征意义,具有独特寓意和内涵。根据寓意的不同剪纸的种类也多种多样,比如贴窗权上叫“窗花”,贴门嵋上叫“门笺”,祭神祭祖叫“供花”,婚嫁喜庆叫“礼花、喜花”,人们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寄托于剪纸之上。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劳动人民创作了丰富的吉祥题材,比如鲤鱼跳龙门、六合同春、喜上眉梢。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赋予剪纸的寓意越来越丰富,我们不但要发展,更要继承,而剪纸教学则是剪纸文化的传承形式,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剪纸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了解民间艺术。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提升学生们的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们正确的审美观以及价值观。
        三、结语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与形式,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教师应积极将民间美术的精髓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宏伟.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7,(6):75-78.
[2]倪真.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的使用探讨[J].中外交流,2017,(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