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平 何国丽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七马路小学 山东 潍坊2612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对于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是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之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要做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特别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水平越来越受到了重视,社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艺术气质进行培养的一项学科。加强学生的美术教育教学,一方面,可以减轻学习的压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美术教育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对今后的发展有所裨益。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背景,探讨在此背景之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以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美术;改革与创新
美术是生活中重要的组成要素,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人类文化的缩影。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美术教育教学,对其人格塑造和生活品质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美术教育,教师可以将学生引入艺术的殿堂,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水平。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个性
在传统的课堂之中,学生一般处于被动的地位,老师在讲台上进行讲授,学生对教师所作的画进行临摹。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学生只是一味地跟随着教师的脚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会被束缚,同时,学生们所创造出来的画作也缺少新意[[]]。实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减少学生的共性,突出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个体都展现出别样的风采。让学生通过对美术基本知识的学习,能够有自身对艺术的理解和领悟。例如,在“体会太阳”这个课程之中,教师可以对太阳的特点进行描述,或者是让学生到户外去感受以下阳光,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做出相应的理解,绘画出以太阳为主题的化作。每一位学生所作的画不尽相同,教师可以随机在学生的作品中抽选几幅进行展示,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优化教学的方式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上,学生局限在教室之中,狭小的空间往往会对学生的创作力有一定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得不优化教学的方式,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带到课堂之上。
首先,教室可以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之下,带领学生进行户外的采风[[]],例如,在对“春天”这个主题进行作画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春游,在城市、乡间、大自然中去感受以下春光无限好。利用触感、听觉、视线来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和灵感。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课堂之上,在教室内也能够看到千里之外四季之内的事物、景致和人物[[]]。教师要擅长使用信息化技术,利用图片、视频甚至是全息投影等方式,将学生的视野范围打开,将事物具象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热情。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之上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课堂之上,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掌握着学生学习的方向[[]]。这样能够让教师的教学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但同时也容易让学生产生过度的依赖感,必须要跟随着教师的节奏,无法进行独立的美术创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转变思想,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节奏的推进。例如,在讲到“动画”相关的事项之中,可以让学生将平时看的《哆啦A梦》《百变小樱》等进行讲解、交流和分享。从学生熟知的点做起,对学生的课堂地位进行相应的提高。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上课下进行深入的观察,了解身边的艺术点,挖掘自己的兴趣,将课堂所学习的知识随处地运用到生活之中。例如,在新年的时候,进行窗花的设计,剪出一些有新意的窗花。
结语:
生活处处都有美术,美术是一项会陪伴学生们一生的学问。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对美术这门学科进行初步接触和形成笼统认识的时期,这一阶段的认知和学习会对学生今后的美术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的积极正确引导显得格外重要。在新课程理念之下,学生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关注。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授课水平。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突出学生审美的个性化;其次,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全方位地接受美术的洗礼,无限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兴趣点;最后,学生在课堂之上的主体地位应该被重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将学生推向课堂的中心,做好引路人的角色,让学生学会在艺术的道路上进行自我探索。
参考文献:
[1]管弦.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98-199.
[2]顾敏.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177.
[3]张慧.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方法的研究[J].才智,2018(19):48.
[4]胡小兵.大数据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9):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