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5期   作者:蔡翠芳
[导读] 我国正处于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蕴含工匠精神在内的英语教育模式正在普及

        蔡翠芳
        广西机电工业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22
                         
        摘要:我国正处于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蕴含工匠精神在内的英语教育模式正在普及。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是不断向社会提供实用人才,需要提供既有技能又有精神的工匠人才。因此在中等职业英语教学中应该渗透工匠精神,这是满足国家和社会人才的必备需求,也是中职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职教育;英语教学;工匠精神;发展方向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强调工匠精神,在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教学里已经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份量。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越来越跟社会转型发展脱节,难以满足未来当下人才的真正需求。
        工匠精神既包含着个体的特殊技能,同时又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境界。这种技能精神应该建立在中职教学的所有课程中。建立正确的中职英语教学理念,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对于深入研究教育和教学改革,提高英语专业素质教育课堂质量,实现中等职业教学的实际价值,实现职业学生的人生梦想,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工匠精神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根据中职英语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结合中职教育的实际专业技能,工匠精神避免了中职英语教育和就业需求的脱节。首先,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的需要。我国正在成为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跃升,需要工匠精神的坚实支撑。其次,这是中职学生立足未来社会的基石。现代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不仅需要良好的技能素养,更强调工作严谨、吃苦耐劳、责任性方面的品质。第三,这也是各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职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企业的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是每个学生的信念,是每个学生追求的目标,是每个中职教育的教学灵魂。
        中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因此,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企业的工作需求,合理渗透工匠精神。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中职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中的大部分是由于没有通过高中入学考试而被迫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学习习惯差。中职学校英语教师如果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合理渗透工匠精神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责任感和勤奋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最终实现对知识的对接和运用。
        2、推进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中职英语教师往往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基础能力,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就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成绩难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渗透工匠精神,创新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教学主观能动性,使教学效果更行之有效。
二、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渗透工艺精神的几个变法
        1、在教学内容上培养工匠精神
        中职英语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教材资源,发掘这些学生的个体特长,让工匠精神的理念合理呈现。例如,在选择教学科目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生活经验,强调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提高中职学校英语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2、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和学习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更要给学生多思考的机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基于此,中职英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挖掘工匠精神。比如,传统的英语教学在讲解完英语语法时,老师经常让学生先复习英语语法,然后再安排学生做各种练习,这样做就使得学生很容易对英语产生厌倦,理解不了。而如果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他们的工艺特长,让他们自己画一幅语法知识的思维图,然后给出一些典型的例子,让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分析,最后相互展示和评论。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学生对本课程的英语知识就有了更好的了解,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创新的英语教学使得工匠精神在教学时得到有效的培养。
        3、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对于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来说,技术工种方面的知识,他们中的一些人同样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因此,他们对于“匠人”方面的概念,同样缺少积累。他们的这方面的英语教学的态度不是很严格,缺乏热情,这就会导致中职英语教学目标的难以实现。因此,中职英语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一缺陷,要以身作则,用专业精神去影响学生。只有素质过硬、言行一致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学活动才会更加和谐。比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做到授课前做好备案,设定好目标,授课时不无故缺席,不接电话,使整堂课充满热情,充满趣味等等。
        4、改革英语课程的评价机制
        建议将工匠精神纳入英语教学的评价体系中,从下面三个方面开展评比。
        (1)通过课堂学习效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和情感倾向,从各个方面培养课堂学习的自动性,培养工匠精神。
        (2)通过评价活动,对学生在完成课外活动过程中的个人表现和团队合作进行评价,确保工匠精神得到发扬。
        (3)通过对学生情绪倾向的评价来评价工匠精神在学生思维中的内化。
        这种评价体系可以保证工匠精神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中得到实施。
        5、更新教育理念
        中职学校的教育理念同样需要更新。新的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成为主体,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树立工匠精神,将创新植入学生心中。同样,中职英语教师也要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有义务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融入到英语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交流机会,帮助学生真正热爱英语,理解英语学习方法。
  6、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
        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的升华,是一种坚定而简洁的职业精神。因此,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德育应是首要任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主体教育渗透相关的道德教育,学生可以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掌握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学生的智、德、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态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2015年,我国政府提出了实施制造强国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其中最关键是重塑工匠精神,由此,工匠精神将渗透到中职教育的各个方面。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将成为青年学生的精神品格,将成为推动学校全面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就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赵颖.中职英语教育和高职英语教育的衔接研究[J].海外英语,2020(22):272-273.
[2]吴美华.中职英语教学渗透工匠精神教育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9(40):133.
[3]张千映. 中职英语教育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的思考[A].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7.
中职教育的英语教学经验,指导学生理解英语,这样他们就可以掌握相应的技能,为了适应社会转型和工作环境迁移的需要,学生可以在实践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