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圆圈图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绘本主题创意构思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5期   作者:张芒芒
[导读] 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绘本创作是其专业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张芒芒
        浙江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8
        摘要: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绘本创作是其专业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针对学生缺乏绘本创作灵感、不知道如何进行构思的现实学情,基于创意写作理论,运用圆圈图开展专门的绘本主题创意构思活动。通过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与发展,注重思维的自由表述,注重团体间的互动与合作,帮助学生更为高效地进行绘本主题构思,从而发现更具有创意、更具有价值的话题,创作出优秀的绘本作品。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绘本创作;构思;圆圈图;创意写作

        创意写作最早兴起于19世纪末的美国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创意写作理论认为,“创意写作课程显性形式是文字写作,隐性形式是思维训练。”【1】作为一门系统理论,越来越多的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将其运用于课堂写作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创意的迸发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
        而思维的训练需要借助一定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能够有效呈现思维的流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思维的迸发。思维导图有多种类型,针对不同的发展目标,可以选用相应的思维导图。圆圈图(Circle Map)作为展开联想的“利器”,能加速主体的联想,拓宽主体思考的广度,有效激发并大力发展主体的发散性思维。
        将圆圈图运用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绘本创作中,将有利于其进行绘本主题的创意构思,最大可能地挖掘出新颖的、有意义的绘本主题,为之后的绘本创意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圆圈图的构成及操作
        圆圈图的构成较为简单,它由两个同心圆组合而成,一大一小,一外一内。
        在使用圆圈图时,应先在纸上画好两个圆,特别注意其大小的合理设置。第一步,在较小的圆内标好事先确定好的大主题词(一般是名词),或者在圆内注明将要深入探讨的概念。我们把居于中心位置的这个词语称为中心词。第二步,将自己想到的所有的有关于这个中心词的词语、观点或是想法尽量都标注在大圆圈与小圆圈构成的中间地带。可以说,基于圆圈图的这种创意思维训练方法常常被应用于知识点的联想、细节的描述、事件的定义与主题的开展等等。
二、基于圆圈图的绘本创意构思实践
        运用圆圈图开展绘本主题创意构思的第一个关键步骤是确定“中心词”。
        关于绘本的主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有学者以“人”为中心,关注人与内部世界、外部世界的互动,由此将绘本的主题大致分为四大类,即“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而四大类主题下再细分若干个子主题;有的学者在绘本四大类主题的基础上稍作调整,将绘本主题再细分为“生活类”“人际类”“知识类”“品格类”“动物类”“自然类”“想象类”七大类,每类主题下同样延伸出若干小主题。
        学生在选定其中一个大主题的前提下,在居于内部的圆圈中写下这个刚刚确定好的绘本主题词,然后利用圆圈图开展联想,将想到的一切自由地不受形式束缚地标注到圆圈图中。接着,在经过较为完整的创意激发过程后,在圆圈图中敲定一个最喜欢、最有创作动力、最有想法的关键词,围绕这个词进行绘本故事中更多细节的设置。
        以下的案例是学生小Z运用圆圈图开展绘本主题创意构思的过程。学生小Z将“自然”确定为中心词,依托圆圈图开展了高效的联想,从“自然”主题中挖掘出“土壤”“黑洞”“大气层”“光合作用”“进化”等一系列词语。观察外圆圈里的这些词语,可以发现,其中既涉及到比较常见的动物类、植物类、天气现象类、自然灾害类要素,又补充了一些很熟悉但容易被我们忽略的话题如“年轮”“互生关系”等,由此学生能够为绘本主题的选择与确定打开思路,增加关于“自然”主题下绘本构思的更多新想法。在这一环节开展的前提下,学生将从一个较小的、较新的角度切入,从而展开进一步的有创意的绘本选材、绘本语言表达等活动。
三、基于圆圈图的绘本创意构思应注意的问题
        基于圆圈图开展绘本主题创意构思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注重创意的开发过程,确保提供充足的时间。
        创意写作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创作的过程,在这同时,思维在得以发展,创造性思维起到了关键作用。正是得益于创意的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发展,创意写作才称之为创意写作。基于圆圈图的绘本创意构思属于绘本创意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充分重视创意的激发,因此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要保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充分的思考,使发散性思维得以完全发展。
        第二,注重思维的自由表述,不加条条框框的限制。
        圆圈图是思维工具,使用思维工具时应注意不过分在意形式,相反关注思维的无限发展。比如,在应用圆圈图构思绘本主题时,教师不应该对学生的联想多加评价,因为本身联想到的内容就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在具体的想法时,可以使用文字表述,也可以借助图来表达;所联想到的元素不需要进行编号。不被表达形式所拘束,在自由的表达环境中,创设良好条件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第三,注重团体的互动与合作,多多发挥集体共同智慧。
    文学的创作可以是集体性的,也可以是个人的。而基于思维训练的创意写作,在强调个体创意思维的独立训练的同时,也提倡异质群体间的交流。而圆圈图本身“重点突出、布局清晰”的特点,也有利于练习后的交流。【2】例如,在每个学生确定好一个中心词开展主题创意构思后,经过一段较为充分的个体思考时间后,可以寻找相同中心词的圆圈图,碰撞思维,继而相互补充。这样,就能获得更多的观点与想法,加倍实现创意的激发。

参考文献
[1]许道军.创意写作:课程模式与训练方法[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13-118
[2]陈洁安.巧用圆圈图 有效练笔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191

作者简介:张芒芒(1993-),女,中职讲师。现任职于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