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志霞
西宁市湟中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青海 西宁 811600
摘要:中职院校在建设护理专业教学团队的过程中,需要将名师作为引领,把教学大赛和科研工作当成抓手,努力打造具有过硬教学能力、敬业乐业精神的工匠型教师团队,着重培养其开拓创新、爱岗敬业、专注求精、无私奉献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中职护理;教师团队;工匠精神;培养
习主席曾强调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一种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倡青年群体走技能成才、报国之路。其中,工匠精神体现在行业领域的持续专注和开拓创新,目标方面的追求极致和精益求精,思想领域的无私奉献以及敬业爱岗。
一、通过技能大赛的形式来锻造护理专业教师群体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需要用扎实的专业技能作为精神载体,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应当体现出专业技能的提升与强化。技能大赛可谓是护理专业的教师群体精益求精,在专业领域追求极致的重要平台。通过比赛做到覆盖全专业,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工匠精神的培养活动中来。中职院校可以定期举办以护理技能为主题的比赛活动,并把技能大赛形成规范化、常规化和制度化。由教学团队组织设立护理技能骨干教师,实训室全天候开放,实行对班级学生、专业教师和实训室管理员为主体的技能训练指导,层层选拔,人人参与。比赛和考核有机结合,使每个参与其中的专业教师既是比赛对象,又是参赛能手。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在练习过程中,需要对操作规程进行仔细研读,对操作上的细节进行认真揣摩,真正把精益求精、专注、敬业的工匠精神扎根在心底。护理技能比赛需要为参赛者设置奖牌,以激励其创优的能动性。奖牌的获得不仅需要凝聚工匠的汗水、心血,更能够体现出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和医者仁心的职业素养。使护理岗位中护士所应具备的素质和工匠精神能够真正激励莘莘学子继续拼搏、奋进[1]。
二、用“师带徒”的形式来传承护理专业应有的工匠精神
教师授课质量是衡量其专业素养的重要标准之一,课堂教学将会对学生职业成长态度以及个人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职院校可以通过“师带徒”的形式,吸纳护理专业青年教师,同老教师展开一对一的结对帮助活动。每周以一堂课的内容为主题,来进行轮流说课,每学期内需要准备一堂非常精彩的护理专业公开课。通过师傅、徒弟之间的查缺补漏,讨论点评,不断反思,思路拓宽,最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共同成长。护理专业教师应当以上精品课、打造学生喜爱的实训课为目标,每一节高效、优质的课都蕴含着教师队伍的集体智慧,这种严谨、耐心的工匠精神也会在师生、师师之间进行延续、传承[2]。
三、建设双师团队,锻造工匠精神
对中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应当要求和鼓励取得与专业一致的专业资格证和中职教师资格证。
利用多种举措来建设双师型的护理专业教师队伍,使中职院校能够实现培养人才的基本目标,提升培养人才的质量。护理专业的教师可以在寒暑假期间轮流到学校合作的医院去做两个月的临床实践工作,充分感受医院内部的文化,跟紧临床实践的发展步伐,努力学习医学最前沿的知识和新的专业技能再次带入课堂,让一、二年级的学生早接触临床。对实习的护理学生开展带教工作,教会他们如何更好地服务患者。护理专业教师还需要协助医院的临床工作者,展开对新入职护士群体的专业技能、知识培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的目标。其次,应当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对工匠精神进行深化,用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专心工作,专注做事,可以同周边职业院校组建“职教教研联盟”。与联盟学校展开教师基本功大赛、结对帮扶等活动,深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开展教研实践和互鉴教学活动,来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及教学能力,推进课改工作。通过专题讲座、各级培训、社会实践和同行交流等实践形式,强化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群体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和理解。此外,科研工作是教育教学的源泉,能够让护理专业的教师把先进的学术成果充实到日常教学中来。护理专业的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项课题研究中来,实现对护理专业教学资源、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使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团队能够在归纳、探索、反思与总结的过程中,实现工匠精神的强化与提升。[3]。
四、拓展引进渠道,完善考核机制
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将会成为医院护理一线的中坚力量,所以护理专业教师群体的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指导意义。因此,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在实施教师招聘的过程中,不应当将学历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而应当多元化地扩展引进人才的渠道,引进知名医院当中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来到校内进行兼职,对具有护理实践经验的教师应当优先录取。其次,应当构建护理专业教师的工匠精神评价新体系,把医护人员职业精神的主要内涵当成护理专业教师群体的基本考核标准,把考核内容同每日工匠精神的实践相结合。把护理专业职称的晋升与聘任相挂钩,实现企业参与、专家评价和民意测评,把年度考核、日常考核有机结合,考核中也可加入护理技能比赛中的项目[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应当由中职院校、政府和医院多方协同,强化团队合作和自我修炼,优化护理专业教师群体的发展机制,培养一支拥有过硬专业能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匠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崔雪艳, 张晓明. 中职护理教学团队建设中工匠精神的培养[J]. 卫生职业教育, 2020, v.38;No.534(03):15-16.
[2].渠继民. 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 No.168(30):288-289.
[3].徐小兰. 农村中职教师"工匠精神"培养的对策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10).
[4].吴绍满. 浅谈农村中职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 000(010):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