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丽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第五中学校 048100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贯彻新课标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一种开放的地理课堂。要求地理老师注重从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出发,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来创设情境,将教学内容置于社会背景之中,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初中地理教学不但要为学生们传授基础地理理论知识,还需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正确的地理观念。情境教学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师能够利用多种方式,将情境教学应用到课堂当中,良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法;运用
情境教学法与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相符合,如果可以科学合理的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肯定会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进而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下面具体研究初中地理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策略非常必要。
一、游戏创设情境
游戏属于一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促使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方法。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创设出游戏,让学生可以在玩耍当中学习知识,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究以及巩固知识的情况下,培养出良好的发散思维,更主动的获取地理知识与技能。比如,教师在讲解有关《地球和地球仪》这节课的时候,创设出游戏教学情境。教师组织学生们展开“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们不知道名字的情形下,找到自己想要找到的朋友。教师向学生们提出问题:“现在还无法将每一名同学与姓名对应上,那么我要如何找到我想要找到的朋友呢?”学生们回答:“通过穿着、长相等方面”。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们: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学生在班级当中的座位号来准确的找到朋友呢?通过教师示范说出学生在班级当中的座位号,这名学生要迅速起立。之后教师向学生们提问:“若一艘船在海上航行,应该如何确定它的位置呢?”学生说利用经纬度来表示。从而教师顺势将本节课的内容引入进来。
二、多媒体创设情境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将多媒体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进来,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地理学科所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大部分的地理事物以及现象学生无法直观的到实地展开观察,然而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良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展示图片、声音、视频等方法,将复杂的地理教学知识点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讲解有关“地球的形状”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能够为学生们在大屏幕上利用投影仪展示以下的画面:站在地上,不管往任何一个方向走,永远都不能走到地平线。这就直接证明了地球是圆的观点。教师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来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通俗易懂,进而让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地理知识,增强学生地理空间认知水平。另外,多媒体情境教学还能够加大地理课堂的信息容量,减少教学时长,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有效学习情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运用到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着形象、生动、直观的特征,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地理现象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直观地呈现给学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地理学习的效率,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认识地球》一节内容时,里面涉及到经纬线、经纬度、经纬网的知识点,这些内容比较难理解,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兼之,初中学生刚刚升入中学,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空间感不强,对经纬线这种抽象的内容不易理解,这就需要借助地球仪和多媒体技术,利用动画演示的方式来呈现,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强化学生的感官刺激,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学习《日本》“多火山、多地震”一节内容时,由于好多学生没有经历过这类自然灾害,对火山及地震没有一个全面的感知,所以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以下情境:情境4:老师播放日本福岛地震的视频及相关新闻资料,然后设置问题:哪位同学知道日本濒临哪些海洋?福岛濒临海洋吗?请同学们说说日本的四大岛?福岛在哪个岛上?岛上有哪些城市?哪位同学知道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是什么?日本在防震减灾方面做了哪些有效的防范?然后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结合实际理解我国也是一个同类型的国家,在防震减灾方面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一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防灾防震意识。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要以地理课标为指导,从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角度出发,选取与生活相近、符合教学内容、具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情境素材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地理学科素养。
三、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境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地理环境当中,地理环境的改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真正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当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通过实际生活体验来为学生们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学习有关气温的变化规律过程中,不管是每天还是每年的变化都能够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当中进行真实体验,教师举出实际生活的例子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气温变化规律。在讲解关于“多变的天气”这节课时,先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天气的概念,然后教师再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情境创设,教师向学生们提问:“生活当中有哪些天气现象呢,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进行描述吗?”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出生活当中所碰到的不同的天气现象。初中地理学习中,老师要利用好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新问题之间的矛盾,引发学生学习中思维上的矛盾与冲突,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对这些矛盾进行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到地理课堂学习中来。比如在学习“时区及时间换算”内容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情境1:家在北京的足球爱好者小明,看到中央电视台第五套节目预报,将现场直播世界杯足球比赛,比赛时间定为美国当地时间15时,小明在当天北京时间15时打开电视却没有看到中央台的这场直播。老师提问:“小明为什么会记错时间呢?”问题情境一提出,学生以极大的兴趣投入讨论中,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学生探究答案的欲望非常强烈。
四、相关活动创设情境
课堂时间有限,需要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为了让学生可以更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体验到课堂的快乐,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展开小组分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表演,所表演的内容即课堂上所需要进行介绍的内容。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师生之间获得良好的互动,还可以更好的激起学生上台表演的热情。比如,教师在介绍有关《地球的运动》这节课的内容时,为小组分别分发关于太阳、地球以及月亮的图片,让学生表演出公转、自转。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准备好自己的台词,表现出所要介绍的地理内容,促使学生体会到地理课堂的乐趣,更快速的接受新的地理知识。并且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充分的表现欲望,这样的表演活动更加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地理学科的特征,科学的创设情境,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出学生灵活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在无形当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崔玉萍.初中地理情境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51.
[2]陈盈.初中地理情境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8(13):47-48.
[3]魏伟.新课标下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的实践运用[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