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5期   作者: 蔡平
[导读] 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

        蔡平
        湖南省衡阳市英发学校  421000
        摘要: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让人的左右脑同时运作。人类的思维具有放射性的特征,大脑接收到的各种信息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中心,从这一中心向外辐射,衍生出无数个分支。思维导图就是要把进入大脑中的部分信息以某一点为中心联结到一起,形成一个主题,主题与主题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种图式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有效策略
引言
        思维导图是从一个中心主题发散,各个次要主题和中心主题彼此关联,类似于树枝和树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应用思维导图能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发挥着明显的教学优势,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有效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对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因此,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小学英语教学必要选择,对提高学生英语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在教学中教师注重梳理课本中的知识点,将所应用到的知识重点以及难点进行分析概括,并绘制成一幅关系图,让学生清晰地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突出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的关键并进行有效的阅读。
        其次,思维导图的应用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作型英语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小学生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提供帮助。小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都不够成熟,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利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难点,而且图画的形式能更深刻的留在学生的印象中,让学生在学习时很迅速回忆起图画形式的思维图,对学生阅读文章有一定的帮助,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作为英语这一门学科的基础,贯穿了整个英语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兴趣,加深对词汇的理解。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分为三个环节,即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首先在课前预习中,学生可以以新词汇为中心词,然后再通过回忆以往所学词汇,将这些关联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在进行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掌握不好的词汇进行标注课上进行提问。举例说明: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学习中,将classroom作为中心点,将所需要学习的词汇进行提前的预习,wall、floor、window、door都是教室里的物品,以这四个词汇为主题对以往所学过的词汇进行分类,如blackboard、picture等都是在墙上(wall)出现的物品,desk、chair则归纳到floor的类别下,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以往所学词汇进行了复习,还对新词汇进行了初步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也是会大大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和印象,例如在进行单元单词复习中,以“DINNER’S-READY”举例,该单元单词是对两个类别的单词进行学习,一个是“tableware(餐具)”,另一个是“food(食物)”,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可以是竞赛的模式,也可以是讨论模式,将本单元的单词对照这两个类别进行分类,还可以创设多个节点供学生去进行联想。在最后复习阶段,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自由创设中心词汇,再进行节点的建立,将所学的单词串联起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大脑,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运用思维导图训练写作,发散学生思维
        写作教学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又难度非常大的内容,许多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英语写作都是比较头疼的,他们的写作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写作的经验也不多,因此教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的效果也不够理想,许多学生也不知道如何下笔。但是在写作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思维导图的提示,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升,这样学生就可以有东西可写。比如在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Travel Plans”的话题写作时,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进行写作教学的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来发散学生的思维。课文阅读主要是展示了想去哪里旅行或者旅行需要做什么准备,旅行中做了什么事情。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仿写,先调查学生们去过哪里旅行。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最难忘的一次旅行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去了哪里?怎么去的?和谁一起?带了什么东西?游玩了哪些比较有名的景点?有没有比较难忘的故事或者有趣的人?自己有什么收获等等。然后教师利用一位学生的旅行思维导图进行示范讲解,并带领学生们一起试着用英语组织语言,翻译出来并写成一篇小短文。然后再让学生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来尝试写一写。通过这样的写作训练和教学,能够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发展关于特定话题的思维,展开想象,能够有更多的东西来写,发展学生写作能力。
        (三)英语口语教学的运用
        语言的学习终究要落实到口语表达活动之中,其表达的思维逻辑、语序语态、架构层次等方面都十分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以课堂互动的形式,简单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缺乏针对性的培养和练习,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口语教学之中,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对信息内容进行表达,把握口语的方式和逻辑思路,明确主题内容和语法层次,进而实现学生“能说会道”的语言状态。
        例如:在“My favourite-season”的口语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笔者利用链式图的方法,构建以“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为主题的口语环境,以season为主导,延伸出spring、summer、au tumn、winter的季节单词,并按照因果关系的方式,将自己所喜欢的季节和原因表达出来。“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I like summer.Ican go swimming in the summer and play at the beach.”“I like winter.I can play in the snow.”通过因果关系的语言表述,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的主题性更加明确。
结束语
        总之,思维导图作为思维工具,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帮助教师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抽象知识图像化,使学习更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在小学英语应用思维导图可采取图形方式记录学生思维过程,打破传统学后易忘现象,充分理解英语知识的同时高效记忆,一定程度也调动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自信心和英语教学质量,为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费琴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下旬),2020(07):69.
[2]张晓妹.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作家天地,2019(23):74-75.
[3]潘银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家长,2019(33):141.
[4]林瑶.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2):143.
[5]王紫娟,孙亚强.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优势[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12):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