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5期   作者:刘 芳
[导读] 小学音乐教学,并不是单纯枯燥的音乐歌唱或欣赏,

        刘  芳
        重庆市万州区白岩小学  404000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并不是单纯枯燥的音乐歌唱或欣赏,而是对学生整体综合素养进行的培养。又因为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反映人们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满足个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纳入课堂教学中,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领略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感,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我国流传千年的各种传统习俗,开拓学生的见解和视野,帮助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的人。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戏曲音乐鉴赏,让学生接触中国传统戏剧形式,了解中华民族文化,不失时机地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更大化的提高传统文化对自身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探讨施教策略,以提高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并将其融入于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小学音乐 传统文化 教学策略
        小学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作为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的教育需求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当前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生除了需要提高自己的音乐基础素养以外,也要在学习过程当中感受其中内在价值的含义,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宏大,并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和营养,帮助自己成为更加具有爱国意识,和传统文化情怀的新时代少年。当然,随着音乐教材的不断改进,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占比也越来越重要,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能够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影响和培养,让中国文化和智慧渗透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
        
        一、挖掘教材内容,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
        (一)学习钻研“课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中华传统文化。
        认真自觉贯彻音乐“课标”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结合音乐教材运用于备课、讲课,开展音乐活动等教学环节之中,是师生进行音乐教学活动的依据。在音乐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将传统文化进行强调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对音乐当中包含的各种传统教育内容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审美育人功能。
        在小学音乐的教材当中,我们有许多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音乐知识,教师应该以这些知识为起点,进行多方面的延伸和发展,并对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对学生进行带有传统文化思想的音乐教学,达到传统文化审美育人的目的。比如说我们在进行六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的教学过程当中,就需要认识到该主题为《走进西藏》,我们的教学目的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渗透更多的与藏民族文化有关的各种音乐元素,带领学生领略藏民族的传统音乐,从而与已经学习过的其他民族音乐进行比较,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并在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当中,增强民族意识和国家民族自豪感。
        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在要求学生课下收集关于藏民族的音乐资料后,通过音频播放和对藏民族的舞蹈及其他音乐形式的活动进行欣赏的模式,带领学生对藏民族的音乐风格和风土人情进行基本认识,而带领学生在对本单元的各个音乐进行学习和感受的同时,教师也一定要加上对其背景的描写,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从而让音乐课堂充满传统文化的气息。
        二、戏曲鉴赏,了解优秀民族文化
        (一)普及戏曲音乐常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在现有的音乐课本当中,基本有50%的内容都是关于民族音乐的,而传统的戏曲音乐又占了其中的1/5,戏曲音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代表之一,唱念做打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戏曲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也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不同优秀民族文化,不过在现有的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普遍对学习戏曲不感兴趣,甚至感到抵触排斥,而教师也没有一些相应的进行高质量戏曲教学的方法,让戏曲教学流于形式,学生无法感受到其中的传统民族文化,也无法进行实际戏曲素养的提高。
        (二)了解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课堂实践感受戏曲风格。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对我国传统戏曲的课堂设计,带领学生在发现戏曲之美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和戏曲素养。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四年级上册《对花》时,就可以通过一段简单的黄梅戏视频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设问题:“同学们,你们对黄梅戏有了解吗?黄梅戏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那么请听一听接下来的戏曲音频,对其所表现的内容进行猜想和思考,想一想黄梅戏曲目的特点是什么?”之后通过对该戏曲的不同形式演唱,以黄梅戏的《对花》,与河北民歌的《对花》进行比较,在带领学生感受戏曲风格的同时,领悟不同地区音乐的风格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知晓中华艺术园地百花争艳,色彩纷呈的繁荣景象。
        三、选择恰当文化切入点,展开实践活动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当中,融入传统文化,我们也应该选择恰当的文化切入点,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共鸣。传统文化是我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体现,在音乐方面的体现,则是一些具有优秀的民族传统、爱国主义等等各种意识的歌曲浮现。小学生都喜欢参加各种除了死板学习之外的活动,当他们有了兴趣去进行主动学习,学习到的知识也会更加轻松深刻。因此,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也需要去寻找教材上的传统歌曲与实际生活或活动之间的联系,带领学生展开切身实地的文化体验,让学生深刻的领悟到歌曲的文化内涵。
        比如说我们可以挑选一部分对传统文化和音乐具有兴趣的同学,组成合唱小组,以传统文化体现歌曲为内容,进行教学和引导,如《长歌行》、《春晓》、《送别》等等。记得在教学欣赏《黄桷树下小茶馆》这一课时,我让学习了金钱板的一个孩子以课前演出的形式展现于其他同学的面前,既能够在其他同学惊叹的目光当中促进学生的学习表现欲望,又能够对其他同学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又或者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不同的各种比赛活动,帮助学生在感受到努力回报的同时进行传统文化的传输。比如说在我校开展的艺术节活动当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直接从传统文化相关的歌曲当中进行寻找和排练,为学生提供与音乐背景中的历史情节相关的服化道,增强学生的时空代入感,让学生更加自觉地对其中蕴含的文化进行感受,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俄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说过:“没有民族性的音乐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一般认为是全人类的音乐都是具有民族性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注意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选择学生更加受欢迎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学习积极性,才能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更加深刻。而融入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有利于其发扬和传播的,我们需要意识到音乐教学的育人属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爱国主义情怀,为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具有正确价值观念的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一丹.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研究策略[J].教师,2020(21)
        [2]管峰.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12)
        [3]张南.探讨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03)
        [4]尹红.《音乐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