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斌
广东省普宁市军埠镇新南小
摘 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肩负着培养学生智力、体质、竞争意识,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本论文对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我国农村地区体育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体育教学;农村小学;体育活动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村教育大国,全国一大半中小学生和学校都在农村,农村是小学教育的主要区域,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是全国小学体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全国各地应当重视并加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更好地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把国家素质教育工作确切落到实处[1]。反之,如果广大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得不到很好的实施,不仅不利于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而且不利于我们所追求素质教育的实施,甚至还会影响科教兴国的重大国策的实现,使整个国家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不利于国家的强大与发展[2]。
二、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情况分析
表1 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很感兴趣 感兴趣 较感兴趣 一般 不感兴趣
频数 41 22 15 2 0
占比 51% 28% 19% 3% 0
从表1可知,有97%小学生对体育课很感兴趣,认为体育课能锻炼身体,较感兴趣的学生占19%,一般的占3%,所有调查问卷中没有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这反映了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愿望是强烈的,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二)学生开展体育运动的动机分析
表2 学生开展体育运动的动机
热爱体育 锻炼身体 跟随同学 上课舒服 终身体育
频数 53 15 2 7 3
占比 66.25% 18.75% 2.5% 8.75% 3.75%
所谓动机,就是指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活动导向目标,以满足人体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体育运动的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原因,它是个体的内在活动过程[3]。由表2可知,有66.25%的小学生是热爱体育,想通过体育运动来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的小学生活,这反映了小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风貌;有18.75%的学生是为了强身健体,把体育运动当作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途径,这类学生具有正确的运动动机;有2.5%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跟随同学选择,表现出对体育课程的不了解,没有对体育运动的求知欲望,可以说这些学生观念是完全没有动机的。但是只有3.75%的学生有“终身体育”的目标。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就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
(三)影响农村小学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因素分析
小学生正处于初步形成世界观的时期,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行为并不是孤立的,他们的体育行为正受到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调查N县农村小学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因素(如表3所示),发现47.3%的学生表示他们参与体育运动受场地设施影响,说明学生对场地设施的需求高却得不到满足。36.8%的学生表示受学习压力影响体育运动参与,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成绩好坏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的今天,学生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在学习上,可支配业余时间有限[8]。13。2%的学生表示家长不支持,高中生虽然越来越自立,但父母对子女的选择给予的支持程度仍然起很大的作用,因此父母对子女体育锻炼的支持能间接对高中生参与体育运动产生一定影响。但现代家长对孩子的体育锻炼越来越关注,但仍有一些家长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水平不高,且高度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因此不支持孩子参加体育运动。
表3 影响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因素分析
频数 占比
场地设施 36 47.3%
学习压力大 28 36.8%
家长不支持 10 13.2%
其他 2 2.7%
三、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效果提升建议
(一)提高体育的课堂教学水平
学校应结合新课程改革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完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体育课堂教学应真正从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出发,精心准备,积极引导,应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了解体育知识,增强学生体制,培养吃苦耐劳、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达到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为目标的新型体育课堂[9]。另外,各个学校要根据现有设施、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器材进行体育教学。还要根据专兼职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体育基础等,使不花钱或少花钱的体育项目成为体育课堂喜问乐见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终身体育思想,注入终身体育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起来,逐步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二)端正学习动机,改革考核制度
重新设定体育教学目标,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的教育教学观。以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为中心。教师要根据教材、教学任务、小学生特点,在教学中灵活、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力争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小学生学得有味,练得有趣,玩得开心,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完成教学目标[10]。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引导教育,进一步激发加深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让小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到体育运动的快乐,激发小学生参加体育课的主动性自觉性,端正学习动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能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得到切合实际的。开课前对小学生进行技能摸底,分层教学,提高小学生联系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三)提高体育老师的教学能力
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全面的知识结构是新时期对体育教师新的要求[12]。同时加强新老教师间的交流、学习的机会,为老教师提供传授经验的同时,也会青年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适应N县农村体育基础教育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四)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教学手段上要充分体现出趣味性、娱乐性及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有适宜的难度、适宜的运动方式及合理的运动负荷,使小学生在这种教学练习中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体育运动的特点之一是具有竞争性,而竞争性对于年青人来讲具有无比的吸引力,竞争中展示自己的才能,竞争中享受运动的乐趣。采用比赛、游戏等方法,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实践证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很难建立一个系统的概念[1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学资源,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把各种理论文字、技术图片、比赛录像资料制作成课件,将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兴趣,帮助小学生建立对羽毛球课的整体认识,使小学生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
参考文献
[1]黄一洪. 四川贫困地区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与应对策略研究[J]. 运动,2017,(10):54-55.
[2]侯方方. 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精准扶贫策略探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05):129-131.
[3]田小禾. 浅谈农村小学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学周刊,2017,(09):233-234.
[4]史敏. 湖南省农村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J]. 才智,2016,(28):176-177.
[5]史敏. 湖南省农村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J]. 才智,2016,(25):144-145.
[6]鲍剑. 安徽省大别山地区农村小学体育师资队伍调查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6,(03):76-77.
[7]. 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第5卷总目录[J]. 当代体育科技,2015,(36):257-302.
[8]闫佳佳,李金婵. 山西阳泉河底农村小学体育课现状调查分析[J]. 湖北体育科技,2015,(08):684-687.
[9]胡燕霞. 探析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赤子(上中旬),2015,(02):202.
[10]蒋龙,罗曼华,贺健. 湖南农村小学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研究[J]. 体育科技,2014,(03):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