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培智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5期   作者:张琪
[导读] 培智学校内的学生普通存在一定的智力问题,对他们而言

        张琪
        (安徽省阜南县特殊教育学校,安徽 阜阳 236300)
        摘要:培智学校内的学生普通存在一定的智力问题,对他们而言,学习数学更加具有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信息技术融入培智学校生活化教学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途径。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培智学校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培智学校;数学;生活化
        
        引言:将信息技术和生活化课堂引入学生的数学教学,不仅能够降低课堂的教学难度,还增强了课堂教学成效。本文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谈谈如何优化培智学校的数学生活化教学,不足之处还望指出。
        一、结合信息技术,创设生活问题
        培智学校学生在思考问题上更需要依靠直观且形象的事物作为辅助,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课本上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简单化和生活化,将其转化为简单的生活问题,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教师需要注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对于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所具有的重要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知识进行简化,使得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强化培智学校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直观体验,加深他们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
        例如,在进行三年级教材《认识图形》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由于学生对于平面图形的理解较为困难,无法理解抽象图形的具体概念,更加无法正确描绘出正方形或长方形等之间的具体含义。教师在进行这一内容教学过程,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断变换的图形,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如教师可以设计出根据点击某一图片上的正方形,圆形等按钮,图形就可以自动变化为所需要的内容。为了更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培智学校的学生更好地接受这一方面的教学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设计出蛋糕样子的图片,一开始蛋糕可以先呈现圆形,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变换成长方形的蛋糕,三角形的蛋糕等等。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蛋糕的形状进行平面图形性质的讲解。如圆形的蛋糕最中心的点到蛋糕最外沿上的任意一点之间距离是相等的,这段距离称之为元的半径,圆形的周长就为整个蛋糕外沿的大小;正方形的蛋糕四个角都是一样大,且四条边之间的关系也都是相等的,参照圆形蛋糕的周长计算,正方形蛋糕的周长计算也可以将蛋糕的四条边边长进行相加即可。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对于不同的平面图形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平面图形性质的认识。培智学校的学生在接受数学教育的程度上会比普通学校的学生更缓慢,教师在进行数学这一较为抽象的学科知识点教学过程,需要创造有效的生活素材和条件,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学习。除此之外,为了能够加强培智学校学生生活化数学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辅助,为生活化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体现数学教学的个性化,保证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因此,教师在进行培智学校数学学科教学时,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根据教材知识点创设有趣的生活教学素材,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培智学校数学教学。
        二、设计教学游戏,提升教学成效
        将学校融入学科的教学有助于调动课堂学习的氛围,且培智学校的学生由于自身的自律能力以及控制能力较差,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无法很好地发挥其有效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能够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在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能够进一步解放培智学校学生的思维。在数学游戏中穿插数学知识点的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比较》教学中,由于这一单元具有5个课时,分别是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以及比较所给物品数量的多少,比较两个数字之间的大小。在进行物体长短比较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出相关的教学小游戏。例如在屏幕上呈现两种不同长度的物品,可以是两只铅笔,两只筷子或者是两支钢笔,让学生在上课过程进行选择,选择正确屏幕上就会出现一朵小红花或者播放烟花的动态图片,选择错误的话屏幕上就会出现炸弹。而对于比较所给的两项物品之间数量的大小,如5和7,教师可以先在屏幕上展示出5个鸡蛋和7个鸡蛋,要求学生自行进行数数之后进行比较,填上自己认为的比较符号,如果填写正确,鸡蛋就会自动放入篮筐中,反之,如果选择错误,鸡蛋就会全部碎掉。通过这样的教学游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被充分地调动,且通过数学游戏,学生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在这一单元学习中比较物品的长短、高矮,比较物体数量大小之间的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再一次把握。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出相关的数学教学游戏,能够突破传统的生活课堂数学教学的束缚,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高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进行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设计出有趣的数学游戏,在游戏中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素材,融合知识点的教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结合信息课件,进行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能够为特殊教育的课堂融入更多的生机,教师在进行数学内容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在课件中将文字以及图片等进行有效结合。通过这样丰富的综合内容教学,能够刺激培智学校学生的大脑,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认知发展。
        例如,在进行二年级上册“得数是2的加法”内容教学时,教师需要先明确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重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的含义,了解加法的意义并且能够学会度加法算式。教师可以在课件上进行演示,先在屏幕上出现一只蓝色的气球,让学生能够说出数字“1”,再放映另一只白色的气球,提问学生现在屏幕上总共出现了几只气球,学生经过数数能够得到数字“2”。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此现象进行描述,如一只蓝色气球和一只白色气球加起来总共是有两只气球。接着教师可以在屏幕上左端出示符号“+”,将蓝色气球放在最前面,“+”放在中间,白色气球放在加号的后面,右端出示两个气球,引导学生学习“+”号的具体含义就是能够将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加在一起。最后在屏幕中端出现“=”号,并对其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了解出现这一个符号的含义就代表前面的两个数合起来的结果与后面的数字是同样大小的。气球作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教学素材进行使用,能够加强学生内容学习的兴趣以及熟悉感。增强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实现对于加号和等于号的进一步认知,了解符号的使用,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结束语
        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对于优化培智学校的数学生活化教学具有关键作用,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推动培智学校课堂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熊冬兰.《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知识窗,2020(2):10-10.
        [2]满花.试论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之我见[J].成功:中下,2017(10):152-152.
        [3]方海江.培智学校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4):142-143.
        [4]支迎兰.新课标背景下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生活化探讨[J].华夏教师,2019(13):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