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富俊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玄滩镇涂场学校 646105
摘要:小学生的年龄相对比较小,他们对于学习可能没有太多的概念,而数学作为一门相对来说逻辑性比较强的科目,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作为老师,要在学习上给予学生多方面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去学习。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教学方法也要做出适当的改变,就数学这门学科来说,老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讲解,降低学生在学习上的难度,不再让他们对上课感到厌烦。本文主要是在讲述如何在小学的教学课堂上对思维导图加以合理地使用。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思维导图
引言
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尚不成熟,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又较为抽象复杂,为了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教师就要在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理解。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利用思维导图,成了当前数学教师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思维导图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1思维导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1.1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快速进行思考和分析。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思维发散,将各个数学概念的关系进行思维链接,每一个概念都可以形成一个点,通过对一个个点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1.2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本身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现实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无法通过具体的概念形成快速的认识,很多时候都需要教师的反复指导,还需要通过各种理论知识的应用进行教育,这不仅会浪费数学课堂的教育时间,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对各种概念知识的认识。而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对各种理论概念进行分析和总结,将理论形象化,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进行有效的链接,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2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思维导图
2.1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于数学的学习,本来就是一个逻辑性比较强的东西,小学生学习的知识大部分来自于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老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所以,老师要对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做出些许的变化,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老师适当地使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一方面帮助学生有了很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样,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会帮助他们在数学上建立起一定的逻辑关系,会让他们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条理。
2.2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概念比较多,而这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教师在数学备课时,可以将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出来,标出重点难点,直观地将知识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随着思维导图的不断运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助于学生形成数学知识网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工作。例如,在认识时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时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思维导图将认识时钟的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对其有一定的认识。
再如在学习有关解题的思路时,教师可以先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讲解,在学生自主解题时,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解答,从而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找到多种解决的办法。
2.3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可以构建一个很好的模型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在数学的学习上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一个数学体系。同时,思维导图不像课本上枯燥的文字让学生感到厌烦,它在视觉上就给学生带来了一个很好的享受,直观性也比较强,也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部分学生在进行提前预习的时候,对于所学知识也会有一定的了,老师讲完之后,他们在进行复习的时候,对于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当我们在学习《长度的单位》这一单元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通过思维导图进行预习,然后在课堂上对思维导图加以合理的使用,把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简单化,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并且掌握所学的知识。
2.4明确教学目标
清晰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复习教学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防止方向出现偏差。首先,应该明确思维导图在复习教学中的适用性。对六年级数学的基本特点、复习内容重难点和学生特点进行深入总结与分析,确定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知识模块和教学时间,防止由于在教学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而导致效果不佳。思维训练是思维导图应用的主要目的,在教学中应该防止出现流于形式化的问题,以提高课堂效率,增强思维导图应用的灵活性,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其次,应该把握良好的时机。思维导图具有层次分明的特点,在应用中应该充分发挥其基本特点,使其能够在蕴含丰富知识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知识模块之间的衔接以及教学设计等等。最后,思维导图的形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且在不同环节应用思维导图,对于学生思维潜能的激发也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明确六年级数学阶段性复习计划,能够真正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每一个复习模块当中,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构建,以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2.5利用思维导图建立数学错题集
复习课主要针对的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难点以及所犯的知识错误,小学生的求知欲望较高,但是对知识的整理分析以及反思能力较弱,以往的数学复习课堂中,教师要求学生整理自己的错题,学生通常会把正确答案抄写一遍,不能够有效的进行数学错题整理分析。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数学错题集,可以使学生将数学错题分门别类的进行归纳整理,进而提高数学复习课堂的利用效率,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建立数学错题集,可以清晰明了的观察到错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继而再进一步学习过程中,避免,出现一题多错的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质量。
2.6老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本身就处于一个对任何新事物都比较好奇的年龄,以前比较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不太容易接受,但是相对来说,如果老师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向学生讲述所学的知识,学生可能会更加容易接受。因此对于老师来说,一方面既要改变自己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又要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地生动有趣,让学生不再对单调乏味的课堂感到厌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科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学习工具,只有教师在充分认识学科思维导图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科学合理的运用于数学概念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同时在绘制之前注意甄别学科思维导图的适用范围,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达到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爱莲.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效率[J].新课程小学,2018,(06).
[2]吴小琴.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J].读与算,2018,(02).
[3]邓深治.浅谈小学数学复习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J].学习与科普,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