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伟强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第三小学 广东 梅州 51443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革新,新课程标准下诞生了很多全新的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模式则是教育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当今我国倡导科技兴国,为了提高青少年的科技文化水平,就要进行系统化的数学教育。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实施分层教学,不断地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让学生在数学概念学习过程中,形成与学科相关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前言:数学教育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教师只有我们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水平,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分层化数学教学的质量。 本文将从数学分层教学方向,从教师层面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采用的分层教学,就是在课程要求的大环境下,根据数学教材的内容进行重难点知识点的划分。然后按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数学教师采取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整个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数学教学课上,作为教师要在有限地时间内把数学知识最大限度的传授给学生,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加上数学本身是人类对事物的一种抽象描述的学科,对于义务阶段小学学生的群体,数学基础各方面薄弱,所以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要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好学精。教师采取分层教学的形式就帮助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无论学生处于什么样的水平,都能在课堂上有所进步[1]。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一)分层备课
在备课前,教师要先将学生根据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当然这要在十分了解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前提之下。通常按照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三个层次进行划分。优等生学习能力强,学习热情高;中等生学习能力一般但热爱学习;差等生学习能力薄弱,学习兴趣低沉[2]。
在备课时要求教师要通读熟知教材,驾驭课堂。在分层备课中,教师的心目中不能只有优等生,要把更多的侧重点放到差等生上。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的数学知识水平,学习兴趣浓厚度等因素,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提问内容。这里我们用数学课堂上很常见的提问方式来举例,例如针对学习能力薄弱,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师要多提一些直观,简单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踊跃的回答和参与课堂;针对思维水平高,基础好的同学,教师提问要多涉及几个数学指点,培养他们的综合知识,逻辑推理的能力,让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
(二)分层授课
教学中,教师往往面对的是一个整体,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会有参差不齐的现状。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身上,则对于优秀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障碍;反之则不利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进步[3]。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做到整体的一个兼顾,既让优等生的内在潜能不断激发,也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够不断进步。这里就可以用到分层教学的方式,像在小数的认识课堂上,采取分小组一对一,一个优等生匹配一个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样的话,能让优等生在不断巩固自己知识的同时,也能帮助到基础较差的学生。这里也可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小组成绩提高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品,小组的成员为了获得相应的奖励,基础较差的学生就会更努力的向优等生请教,优等生也会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的知识掌握熟练程度,达到一个双赢的目的。
在学习四年级课文“线与角”一课上,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方式,用到突破重难点即角的大小与张开的大小有关时,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过程,脚踏实地,不易节奏过快,在这里就可以发挥优生带动差生的作用,即通过质疑什么是张开,让好学生回答,使其他学生能够理解这一结论。
(三)分层练习、分层辅导
作业是在课堂教学后,学生进行巩固知识的重要载体,作业的练习也是提高数学水平最有效的方式,它也是数学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进行分层练习的方式也是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在三年“除法”课上,当学生学习完除法运算后,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可以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布置除法的概念、公式等简单的题目,对成绩中等生可布置一些除法概念、变式等题目、对成绩优秀生可布置一些除法的综合应用题目,为学生解决了数学作业效率不佳的问题,保护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另外,从课后练习上可以勾画出选做和必做两部分的内容,必做的内容是为了让学生能巩固好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选做的内容则是针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更高层面的作业练习。在这样的方法下,既保证了正常的教学,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直观想象力等方面的数学核心素养有所帮助。
(四)加强检查,分类过关
为了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就要重视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例如复习、评奖等这些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教师在复习课上,要多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框架,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运算“加减乘除”“小数、分数运算”等,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在作业讲评课上时,可让学生准备数学错题本,让学生每次作业后统计出错题,然后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课上可以把学生的各种类型的错题进行公开展示,学生分小组进行沟通交流,归纳出错题的原因和易错类型等。这种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能帮学生增强错题的印象,以防在今后重复犯错。
在进行评价时,要针对于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来作为评价的首要标准。像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以鼓励为主,不能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于他们的进步给予肯定。对于基础本就好的学生来讲,要对他们进行激励,总结他们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当中能更快速地前进和发展。
结语:
总之,分层教学的形式渗透在数学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教师在课堂上正确地使用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也有利于较低层次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做到了两者兼顾。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多进行分层教学,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利.在小学数学作业中如何实施分层设计[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0):68.
[2]尉水平.浅论分层教学法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运用策略[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196-197.
[3]王建营.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0(12):57.
[4]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发课程资源的有效措施[J]. 王玲玉.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20(03)
[5]巧借“少教多学”模式,助力小学数学教学[J]. 李玉林. 启迪与智慧(中).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