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媛
江西省政府直属机关保育院
摘要:幼儿是大脑开发的起步阶段。随着社会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也引起了家长、学校的极大关注。孩子不光要健康成长,快乐成长,还要让大脑得到充分的开发与锻炼。这就对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以及学前教育的老师突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培养,学前教育不再仅仅是在幼儿园开展教学以及娱乐活动,还会让孩子走出幼儿园,亲近大自然,开展户外活动或游戏,让孩子接触并了解更多的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认知,让大脑的思维模式得到充分的锻炼。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户外活动
学前教育之所以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除了应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因素外,还有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家长之间的攀比,以及对孩子的未来所赋予的希望,让很多家长不惜财力、人力和物力,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家长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学前教育更是不容忽视。现如今,应社会各方面要求,学前教学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与革新,目前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室内和户外相结合。那么,我们就,对幼儿开展户外活动作相应的探讨。
一、户外活动的利
对幼儿开展户外活动也是学前教育的一部分。它可以让孩子走出幼儿园,接触外面的大环境,让幼儿对外面的坏境有一个初步了解,让幼儿的大脑思维得到开发,让认知得到提升,同时锻炼了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开展户外活动时,幼儿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团结与互助。既是对幼儿性格的培养,也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幼儿在欢乐中学习,在欢乐中成长。
除此之外,户外活动还满足了教育的多样性。幼儿有着极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容易喜新厌旧。由于幼儿园的娱乐设施有限,也不可能经常得到更换和革新,如果仅仅采用室内教学,反复应用幼儿园的娱乐设施,那么就容易让幼儿产生排斥情绪,从而对教学内容感到厌烦。而户外活动,让幼儿在新的环境中探索新鲜事物,为幼儿的教育注入了新鲜感,从而为孩子带来更多的乐趣。
二、户外活动的弊
虽然户外活动对学前教育有很多有利的部分,但是其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老师应引起警觉。尤其是其中的安全问题。
开展户外活动,除了能丰富教学内容,为孩子带来更多的新鲜感之外,还有一定的弊端在。在进行户外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幼儿的认知不够,其安全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比如孩子走丢、走散、摔倒,或者在不经意中误食其他东西导致卡喉甚至中毒等。因此,在进行户外活动前,老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尽量避免户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并提前作好应对措施。比如,当老师带领孩子去动物园参观时,应提前告知孩子一些动物园的注意事项,告知他们哪些动物是凶猛的,应尽量保持距离,保护生命安全;不要跟里面的动物直接接触,避免被抓伤、咬伤等。
另外,经常开展户外活动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变得贪玩和涣散,对孩子的学习十分不利。在经常开展户外活动的情况下,孩子就容易变得喜欢跑动,更加不愿意被拘泥于室内。当老师进行室内教育时,孩子就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的情况。但是,对于知识的疏导,只有室内教育才能更好的进行。因为室内教育可以排除外界的干扰,让孩子的学习变得更加专注。老师在室内进行教学,教学环境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把控,让教学内容更加顺利的进行。这些都是户外活动满足不了的。因此,虽然户外活动为学前教育注入了新鲜感,但是室内教育依然必不可少。为了不让室内教育受到影响,户外活动既要开展,更要适度的开展,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成长的同时,也不会影响到知识的灌溉与吸收。
户外活动还有很多其他不利的因素容易对幼儿造成误导。因为幼儿的认知力和判断力有限,又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很容易在进行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因为接触到一些不利因素,通过模仿等行为,导致其行为上和认知上被误导。所以,老师在开展户外活动得过程中,还应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一旦出现孩子被误导的情况,应及时制止并帮助其改正。
结语:
基于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户外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特点,为孩子带来更多欢乐,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且还能让孩子接触新鲜事物,帮助其认知力、判断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采用户外和室内双向教育,充分开发幼儿的大脑,让教育得到更多的展现,促进幼儿“内”、“外”双向发展,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学前教育除了要注意教学内容以及教育方式以外,幼师的个人能力也同样重要。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很多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专业能力。因此,幼师要不断的学习,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以便让工作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梅萍. 幼儿园户外游戏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的案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
[2]谭孟琳. 幼儿户外游戏活动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
[3]康淑娟. 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开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