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娇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陈江石圳小学,广东 惠州 516320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因此教育不只要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德育教育更要重视,在小学生阶段,学生心智和认知尚不成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健全的德育意识,此时,正需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适时地纠正学生存在的思想偏差及负面因素,从而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不断使学生道德修养得到提升,进而促进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发展优良的品格,从而未来长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德育;立德树人;教学
立德树人中“立德”是秉承德育为先,通过合理方法,对教育者加以引导、点拨、感化及激励,而“树人”则是遵从以人为本,基于发展需要及实际情况,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来改造、塑造及全面发展人,以此培养有具有一定品德修养的人才。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小学德育教育的问题,无论对于小学生未来而言,还是立足于教师视角来说,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起到不容忽视的育人功能。本文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深入地探讨了小学德育教育问题,并提出了若干思考,希冀对同仁朋友有所启迪,并能有效推动小学德育教育的长足发展,促进学生未来健康成长。
一、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教学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接近课堂知识点与学生的距离,使低学段小学生感到知识并不是孤立而抽象的,它就体现于生活之中,不但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其参与度,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综合能力,这一种切实有效的德育方式。
以“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为例,鉴于小学低学段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所以笔者将学习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并且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接触的事物,并利用多媒体PPT,以及小组合作模式实施教学活动。首先,笔者启发学生想一想,我们的学校和班级都有哪些规则?孩子们都积极地进行思考,有的孩子说:“上学不迟到和早退,更不能逃学。”也有孩子回答“要维护好公共卫生,不能乱丢纸屑”,也有的孩子回答“遵守课堂纪律,不能随便说话,有问题举手发言”,还有的孩子道:“大课间或放学时,不要跑跳打闹”……一系列校班级的规则。笔者很高兴孩子们能总结出这么多规则,并及时地给予他们表扬。笔者点评:“是的,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们在集体中生活学习,都要遵守规则和秩序,那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具体学习‘班级生活有规则’。”随后,笔者就为学生放映了预先准备好的小学生要遵守各项学习、生活、活动,以及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规则,如排队购买东西的图片等。笔者还为孩子们说明了规则的意义和积极作用。规则是一种有序化的状态,只有大家遵守规则,才能保障我们的学习生活正常进行,还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每个人都离不开有序的规则。
二、通过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综合实践课中,教师要线上理论知识教学与线下实践活动相结合,不可偏费一方。这不仅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需求,还能促使他们知识联系生活,建立生活化意识,同时发展其实践综合素养,能够有极大地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发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曾在重阳节,引导学生参与社区的慰问活动。到敬老院去看望、照顾和关爱老人,学生通过陪老人聊天、为他们唱歌跳舞、表演小品和魔术等,为老人带去了欢声笑语,为他们送去一份爱心和温暖。此外,孩子们还主动帮助敬老院打扫卫生,换洗床单,擦玻璃和门窗,整理房间等具体工作。孩子们通过和老人们相处,懂得温暖、关爱的意义,增强了学生德育意识,体现良好德育渗透实效。此外,笔者还引导学生参加积极阳光的社会公益活动,曾在周末组织“我是环保小卫士”的课外活动,带领孩子们去公园或是广场等实地开展德育教育,笔者先给学生们讲解如不及时清理堆砌的固体垃圾,将对环境和我们的健康带来怎么样的危害,还在场指导孩子们个别的垃圾清理方法。学生过去都是从教材中看到垃圾乱放的情况,这样在实际的面对时,并作为环保小卫士参与其中,能够激发学生环保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他们每个人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环保清理工作,可谓干劲十足。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从小树立了绿色环保意识,同时有效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及综合实践能力,实现良好德育渗透教学,这也契合现阶段素质教育的新目标。
三、有效借助多媒体开展德育教育
传统“口述+板书”型德育教育,令小学生备到单调乏味,这也不利于他们有效地理解和学习德育知识。如今,信息技术发展,为小学生德育教育带来了曙光,可使课堂焕发活力,生动的图像特效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眼球,培养他们的兴趣,显著提高教学的效能。并且,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声音、短片、动画等元素,为学生展示逼真的情境,可拉近学生学习主体与具体知识内容之间的距离,增进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较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达到德育学习的效果。
以“大家排好队”一课为例,笔者基于教学目的“认识从小遵守排好队的公共秩序的重要性”,采用多媒体课件为孩子们呈现了校园排队的情景,借助学生上楼梯、在食堂排队就餐、课间出操笔图片,再现了校园生活中自觉排队的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自己的生活中理解知识,此时,笔者问学生:“大家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排队,能说出排队的好处吗?”孩子们回顾和罗列了自己生活中见到的排队情境及好处这样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又让他们认识到排队是文明有序的行为,体现了人人公正平等的良好功能,从而实现了德育教学效能。
简言之,德育教育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它既能纠正学生的思想偏差,给予正确引导,又能疏导他们的负面情绪,促使他们身心协调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其道德水平,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学生。本文在立德树人理念下,针对小学德育教学,从以上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希冀对该领域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参考文献:
[1]杨扬.论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J].黑河教育,2018(12)
[2]韦柳艳.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教学思考[J]. 新课程(小学), 201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