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先平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蔡山镇刘王小学 湖北 黄冈435506
摘要:古往今来,很多人一直都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教育改变了过分重视教育结果的思维,而转向重视学习中对人才的教育。当前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均充分认识到更新知识的重要作用,并也认清了教学中需要应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需要循序渐进,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来讲,怎样将语文作为教育提升到新高度,成为了当前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创新方法,旨在能够为相关教育事业的蓬勃繁荣提供一定的助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能反映一个人的成就,表达自己的内心,展示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然而,小学生的阅读不够,生活经历不够丰富,所以写作往往比较难,没什么可说,没有文字可写。长期以来,小学生看到作文会害怕写作文,头疼,对写作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细心、耐心、坚持不懈地下定决心,让小学生从害怕作文到主动愿意写作文。采取有效的策略和适当的方法让小学生主动开始写作并不难。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要求教师要以新的思路和方法对待学生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1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意义
1.1拓展学生的能力
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教育部对各个阶段的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就需要老师教会学生写作方面的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对此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老师就要让学生对写作主体进行分析和描述,明确写作的主题,比如在小学阶段的作文写作中,很多都是描写大自然、尊老爱幼等话题,所以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就需要对描写的主体进行想象,多进行实践活动,在想象以及实际行动的过程中,就能提高对写作的认识。所以说不同的作文主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不同,做好作文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发散自身的思维。此外很多主题也需要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中获得亲身体会,然后将这些作为素材进行写作,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非常有效,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
1.2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提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为语文教学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也方便了学生进行更高难度知识点的学习。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需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而且在写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进行语言的归纳和总结,这对学生文字的运用能力有很大的考验,所以经过作文写作的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字功底,让学生更好地对文字进行运用。语文教学主要是针对文字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所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意义重大。
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2.1缺乏真实情感
小学生基于年龄段特点,其身心状态有待成熟,其思维与智力均处在发展阶段,他们十分活跃、活泼,对一切充满好奇,为此能够创作出更多与自己年龄相符的童趣文章,在写作中想要将小学生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语文老师需要对学生全面开展情感教学,从而将学生情感感受力进行提高,如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写出来的文章真情实感不足,缺乏血肉,为此我们需要深思。
2.2作文太过模版化
如今是信息化时代,学生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在上面寻找更多相类似的写作模板,虽然这部分模板可以大大增强学生词汇的积累,提高语言组织能力,然而,这也是造成学生复写率高的原因,最终导致学生写的文章模式化,没有表现出真情实感。
2.3写出的文章与生活实际脱轨
对学生来讲,所谓作文就是积累文字素材并对艺术进行再加工,通常来讲文章素材都来源于实际生活,所以,创作文章时也要立足于日常生活,这样会使创作的作品充满活力与生机。纵观当前小学教学现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很多都停留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根本未脱离室内环境,所以导致写出的文章基本都是对句子的叠加,从而使文章缺少一定的情感和活力。
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
3.1利用图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具有活泼的天性,并且不喜欢长篇文章。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这不但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最终使教室里的气氛活跃起来,彻底摆脱烦躁的气氛。例如,教师可以将一张乡村农业图片通过多媒体形式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观察,让学生依据这张乡村农业图片进行自由想象,然后写一篇不被主题制约的文章。可以描述这张照片的任何部分,也可以根据这张照片描述农民叔叔的生活状况,但不能与这张照片脱离。
在此过程中,依据这张静止的乡村农业图片,小学生可以进行自由想象,在脑海中让这张静止的乡村农业图片动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写作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更是学生通过自由想象写出来的作文,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写出来的作文也会生动、形象。
3.2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在进行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对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不能只给学生一个题目就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这样会促使写作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不知从何写起,更不知如何展开行文,更不用提写作内容的想象和联想了。所以,教师应有效结合写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想象力,因为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生活通常都是无忧无虑、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同时还蕴含着充分的写作素材。对于学生自己,要根据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人物、事物进行自主展开想象,并能根据自身的实际生活进行写作,体现出自己的写作风格,在作为中可全面呈现出自己的独特个性。与此同时,教学模式通过改革后能够有效减轻学生写作文的难度,开发学生写作的创造力,进而高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3利用情景教学降低作文学习难度
情景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景教学,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思想打开,让学生在课堂上愿意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情景课堂上,学生更容易把自己处于一个熟悉的场景当中,这样的感同身受会更加多,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加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语文作文当中。语文作文是一个学习的难点,而通过情景教学可以减弱作文的学习难度,把写作中的抽象理念具体化到日常生活中,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容易理解。例如:在学生写作时,感觉对一件事情的描述无法继续进行下去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事情的缘由和来龙去脉都在脑海里过一遍,重新疏通理解,进而把整件事情完整表达。在学习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人物情感的变化,关注所要表达的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变化。
结束语:
作文是语文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包含了对语文当中各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考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在写作时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写自己的文章,而不是将他人的外壳盗取过来,属上自己的名字,只有这样,文章才是鲜活的,与此同时,学生在提高自己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秋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8):62-62.
[2]姜木仙.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90.
[3]张晓明.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97-98.
[4]刘永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10):38.
[5]罗黎明.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西部皮革,2016,38(18):20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