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丽
浙江省嵊州市越文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312400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学外语可以使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和社会。吉斯曼曾说过:"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是了解外国文化",但现阶段,英语教材中对于文化因素的融合越来越重视,因此,教师应该把英语教学和文化意识结合起来,让文化意识成为学生学习英语入门的敲门砖,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意识的融合展开分析与探讨,从而提升小学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原则;途径
小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种简单的日常英语交际能力",让小学英语教学成为小学生喜爱的课堂,同时充分的理解文化意识,也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内容的理解,更好的掌握英语语法的应用。文化意识为语言使用者提供反映社会文化的技巧,让学生能够接受英语。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常常因为没有理解教材中词语的意识,而导致写作不得体,因此,让学生正确理解英语文化意识,才能有效的将文化和英语教学相结合,同时这也是当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英语教学与英语文化意识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文化的反映和载体,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无文化不能学好英语,不能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文化意识是指人们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对文化交流缺乏适应性,是英语语言情感形成的主要障碍。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学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文化,忽视文化差异会导致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从而造成交流沟通上的差异,甚至会引起语言上的误解,因此,小学英语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英语中的文化意识有效的融合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理解英语单词在语法中的应用意识,该方法在教学中,不但满足了小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英语的探知能力,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英语。
二、小学英语教学与英语文化意识的教学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文化背景教学在英语教学的语境中进行,其目的是为英语教学服务。因此,教师在传达文化意识时,应遵循实用主义原则,让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紧密联合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师、家庭、朋友、问候、感谢、道歉、赞扬、回答,以及小学生喜欢的游戏、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和西方的节日,等等,方法展开教学活动,这些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通这种方式展开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与汉语之间的关联性,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文化意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适用性原则
学生的文化背景应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经验水平相适应,并结合学生的生理学习特点展开教学。另外,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有限,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面临较为复杂的经济、政治等教学内容时,可能会存在不适应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在地方环境、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方面展开教学,教师应尽量简化,使学生大致了解,如果不能理解,学生就会担心英语学习的困难。
三、小学英语教学与英语文化意识融合的途径
(一)语言素材渗透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的表达和行为都必须符合语言文化规范,这也是小学英语法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教学某些句子和某些词汇时,它更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要抓住机遇,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1、称呼语。例如:teacher表示为教师,称王老师为 teacher Wang。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teacher只是一个职业,还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光荣称号。这种文化差异路径通常导致英语中的 Mr, Mrs, Miss,等等。
2、感谢和答谢。在中国,家人很少用感恩的方式来表达感谢,如果用了,会显得怪异,甚至觉得距离遥远。
而在英国父母和孩子、兄弟姐妹等几乎所有英语国家都使用英语,很多人都会说thankyou,甚至在公开场合也可以说,根据英语国家的习惯,如果你想要 thankyou,就说 yes。如果不愿意,可以说 No, thankyou。也体现了中英文两种人开放的不同。
3、隐私。人们第一次见面时,他们会问自己的年龄、婚姻状况和收入,但是,如果在英国就会认为这些问题是属于个人隐私,不应该问。
(二)多种渠道传递文化意识
语言应植根于民族文化,除教科书、录像带、地图、邮票、山水画、明信片、钱币外,还应提供以英语为母语的文化,尤其是多媒体教育系统,使录像带、录像带、幻灯片等与英语国家的文化融为一体,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优势,以图形、图册、动画、音乐等形式,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化,达到语言实践和英语教学的目的。
(三)透过中外礼仪对比渗透文化意识。
由于小学英语法律内容既包含英语国家的文化,又包含小学英语基础知识,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更要善于通过中外标签文化的比较,来理解有效的文化渗透意识。举例来说," Hi, Hello, How are you, Good morning..."这一句经常在英语国家出现,在问候语中,"lt'safine day,isn't?"我们在汉语中用"干什么去啊"?但这些汉语问候语通常不会被英语人所使用,因为在西方国家,它们会侵犯他人的隐私,并会使人们感到"以个人为中心"。因此,在组织实施英语教学时,一定要向学生讲解,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更好地了解单词知识。另外,"Thankyou"一词也被广泛用于英语交流。人们经常使用" Thankyou"来帮助人们接近他们。它是英语的语言用法和英语言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要讲解这些内容,不仅要解释这些词的意义和用法,而且要把其中所含的文化内容渗透到学生身上,使学生在熟悉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英语的语言文化,避免学生对英语产生误解,今后使用英语时,要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生搬硬套。
(四)透过单词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中国与英国在英语词汇上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词汇学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并不意味着词汇学教育的目标已经实现,而是要使学生了解词汇学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认真研究社会文化中的词汇学,在课堂上进行文化比较,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词汇学,正确运用词汇学。在中国,颜色词汇非常丰富,人们对于颜色的表达和感受也非常丰富,其中,白色象征着死亡,而在西方,白色则代表着优雅,圣洁。
(五)实践活动中渗透文化意识
为了实现文化意识的有效渗透,教师必须拓展课堂文化内容,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要根据自己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掌握自己课外活动的内容,如定期组织文化讲座,组织英语儿童小品、童话等,或组织学生通过卡通片唱出有助于英语儿童学习韵律的卡片,这也有助于英语言化内化,逐步渗透文化意识,达到教学目的,使音乐融入语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在交际过程中,人们也加深了对英语言化的了解。所以教师应该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深刻理解英语言化的基础上,真正接受英语言化。
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文化意识融合在小学教学课堂中是当前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三维整合",充分发挥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需要,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使广大英语教师更好地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王鹏.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语言文化意识培养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75.
[2]吕辉.文化意识导向的小学英语语篇差异教学[J].文渊(小学版),2020,(7):46.
[3]郭迁.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反思探索[J].中外交流,2020,27(21):364-365.
[4]王丹璇.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探寻[J].长江丛刊,2020,(12):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