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航
保定市徐水区大因镇大因小学 072550
摘要:想要更好地开展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跑步训练,就需要体育教师引导学生们对跑步锻炼产生兴趣。只有这样,学生们才可以自觉地去练习跑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想要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跑步训练,就需要先让学生们充分掌握好的体育跑步训练的姿势,这样一来,体育跑步训练活动才可以顺利地开展。当学生们在跑步训练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及时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们突破传统跑步训练中的弊端,从而不断提升体育课堂跑步训练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体育;跑步训练;有效开展
引言
小学生相对而言比较活泼好动,对新事物保持着高度的好奇心,对于体育课中的跑步训练来说既是优点也是缺点。传统的跑步训练相对而言比较的枯燥,学生在长期的跑步过程中会渐渐地对跑步产生不适应的心理,开始懈怠,甚至拒绝教师给他们安排的跑步训练,同时重复性的跑步训练在进行过一段时间之后,对于学生的跑步就起不到任何的推进效果。所以在体育课中引导学生进行跑步训练,让学生对跑步感兴趣是现在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师想要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体育教学课堂,就需要通过一些巧妙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一、开展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跑步训练兴趣
在小学阶段,跑步训练对于一部分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吃力的,因为他们很少进行体育锻炼,或者是在体育锻炼中常常懈怠,从而导致他们无法完整的坚持下来整个跑步训练。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们进行跑步训练,从而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跑步训练的姿势。在小学阶段的体育锻炼中,跑步训练对于小学生们来说是相对比较枯燥的一项体育项目。一开始学生们可能会觉得跑步挺简单的,并且对此还是具有一定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觉得跑步这项运动太过无聊而因此对跑步丧失了兴趣。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教师的体育课堂跑步训练教学活动难以展开。所以,教师要创设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保持对体育跑步训练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加入游戏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进行跑步训练,由于小学生们的特性是对游戏具有由衷的兴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跑步比赛,从而激发起学生们对跑步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轮流进行跑步比赛,让学生们在这种方式下进行跑步训练,还可以促进学生们跑步速度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体育课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沙子接力跑”的方式,教师先为学生设定一个跑道,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从100米到50米都可以。然后教师将班级中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划分,然后在每个小组的起跑线上放上一个装满沙子的木桶,给每个组一个小盆,让他们将盆中装满沙子,然后将沙子倒入终点的空桶之中,然后学生再将木盆传到下一位学生手中,以此类推,看哪一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小学阶段的学生好胜心比较强,所以学生会为了成为冠军而拼尽全力跑步,同时学生也能够在跑步之后得到一定的休息,不至于在跑步之后感觉筋疲力尽。在游戏跑步训练中,学生不光感受到了跑步的乐趣所在,同时也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二、发挥教师和同学情感作用,激发学生跑步训练情感力量
在进行跑步训练的过程中,由于训练的过程非常的消耗学生的体力,考验学生的耐力,所以对学生而言,如果有同学或者老师的鼓励能够更好地激发他跑步的内在动力。教师在学生跑步训练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情绪低落的现象,要能够及时地给予学生情感上的鼓励,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感情,让学生能够坚持跑步训练的计划。教师想要促进学生们对跑步训练的积极性,就需要从学生们目前已有的问题中找出根本性的原因。教师们都知道,小学生们年纪尚小,而体育的跑步训练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项非常容易消耗体力的运动,学生们大多在消耗掉一部分体力后,就感觉到累,从而就开始有懈怠的想法。
教师想要改变学生们这种对跑步训练懈怠的想法,就需要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力量,让学生们产生能够维持他们进行体育跑步训练的支撑。在体育跑步训练中,教师最好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这样一来,就会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产生一个情感力量。
例如,教师在“沙子接力跑”的游戏教学中,有些学生对于跑步不是特别擅长,他们往往就是体育方面的“困难生”,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困难生”和“优秀生”的分配,如果将“优秀生”分在一起,就会让其他同学感到不公平,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将“困难生”和“优秀生”平均的分配到每个小组中。在接力比赛中“困难生”优势表现得并不是特别的优秀,同组的同学可能就会指责“困难生”,这会对他们产生负面的情绪,同时更加抗拒跑步训练,这就会变成一个恶性循环,在“困难生”与其他同学发生争执时,除了要及时地开导“困难生”之外,还要让其他学生能够站在“困难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同时让他们变得更加有自信,这样“困难生”们就变得更加有跑步训练的动力,他们的成绩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进步,教师可以同时组织“优秀生”对“困难生”进行培训,让“困难生”能够更加自发地投入到训练之中。
三、开展标准化跑步技巧训练,强调学生跑步训练姿势
教师想要让学生们的跑步训练能够有一个更好地提升,就需要对学生们进行标准化的跑步技巧动作训练。学生们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跑步训练的技巧动作才可以帮助他们促进跑步速度的提升。并且,教师要充分地意识到,标准的跑步训练技巧动作,不仅对学生们的跑步训练是有着促进作用,而且能够对学生们的骨骼发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学生跑步之前可以为学生传授一些跑步的小技巧,比如如何起跑、如何在跑步中进行摆臂、如何落步等等,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够区分短跑和长跑的区别,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正规运动员的跑步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更加直观地观察到跑步的技巧,同时让学生对于自己在跑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引导学生进行纠正。在学生改掉自己跑步中的坏习惯后再投入到跑步训练中,就会发现跑步变得更加的轻松,这样让学生对于跑步训练能更加充满了兴趣,让学生不再对跑步训练产生厌烦畏惧的心理。
错误的跑步训练姿势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们的骨骼发育,教师要让学生们按照标准的跑步技巧动作进行训练。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完学生们的跑步训练姿势后,可以让学生们多练习几遍,然后教师要对他们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姿势出现错误的学生们,要帮助他们及时地进行改正。如果教师放任他们一直错误下去,不仅对学生们的跑步训练没有一些帮助,还浪费了学生们宝贵的练习时间。教师一定要重视跑步训练的技巧动作对学生们跑步训练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开展体育跑步训练运动,不断增强学生们的体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体育是学生们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们来说,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们增强他们的体质,还可以让学生们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但是,大多数的小学生们都不知道什么是标准的跑步训练姿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这一特性去创设适合学生们的体育课堂,从而激发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才可以使得学生们更好地进行跑步训练。
参考文献
[1]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J].张亚东.当代体育科技.2017(23)
[2]小学体育教学中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陈波.第二课堂(D).2020(08)
[4]探究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索点[J].周海平.小学生(下旬刊).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