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2期   作者:杨秀慧
[导读] 为了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高中体育的核心素养已经被纳入课程改革的范畴

        杨秀慧
        温州市苍南县钱库第二高级中学 浙江温州 325804
        摘要:为了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高中体育的核心素养已经被纳入课程改革的范畴,并且已经应用于学校内的教学当中。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不是对传统体育的否认,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更深入的培养。本文主要针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理念的课堂教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观点,以期能为同行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核心素养;教学;培育策略
        引言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有效的体育教学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学习压力。不仅如此,高中体育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他们在体育的各个项目中得到更实质性的提高。然而,教师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不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让学生通过体育科目的学习得到全面的成长。体育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这些问题,采用必要的措施加以解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体育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普遍问题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深刻
        高中的体育教育包括体育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道德品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体育教师要想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着几个方面得到实际的提升,就必须对这些方面形成充分的认识。这样才能够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授课。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一些体育教师对这些认识和理解程度不够深刻,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致使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单一,不能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
        整体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也是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广泛存有的问题之一。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不足,依旧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不能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来转化现有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先决条件。由于这方面的教学能力不足,使得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不能被很好的运用,也不能达到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三)体育教学趣味性较低,对学生吸引力不足
        如果体育教学不能有效的帮助高中生缓解学习压力,提高身体素质,也不能有效提高体育项目表现,那么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更是不可能的。但是,一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固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没有趣味性不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得不到良好的情感放松,甚至觉得体育课影响了他们学习文化课的效果,心理对体育课产生厌倦。


        二、高中体育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更为科学的设计
        学生经历九年义务教育过后,高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逐渐分化,运动能力也相对产生了差距。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科学的设计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提升。例如,在进行球类教学时,有的学生由于没有过多的接触过和球类相关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费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师需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完成体育运动,从而逐渐取得进步,防止运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造成一些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厌倦心理,不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设计时,需要注意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有趣,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乐趣,渐渐对体育学习产生积极性。例如,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让小组的不同组员完成制定的动作,然后时间长短作为评判标准,用时短的小组获得胜利。这样一来通过合理的分配组合,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同时,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二)提升体育教师的核心素养水平
        教师在学生每个学习阶段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高中的体育课堂教学也在其中。为此,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进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核心素养,这也要求体育教师自身应具备很好的核心素养。在传统的教学理念里,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对高考,而忽略了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对课堂教育,特别是体育这个科目的教学引起重视。许多高中学生都认为上体育课就是浪费时间,甚至有些主科教师也有这种看法,要求其他文化课取代体育课,这足以说明体育教师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须性。因此,在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下,体育教师应具备基本的体育素养,其他学科教师也应充分意识到体育素养的培养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更能在创新和转变教学观念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释放天性、缓解压力,还能学会更专业的技能。
        (三)课堂积极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师要注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把德育作为重要的出发点和突破口,重视学生的主体差别性。德育教育是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组成部分。体育教师要遵循新课标的高中体育教学内容,将智慧教学和德育教学相结合,主义二者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学生积极接受课堂教学内容,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需要结合传统教学的理念,把丰富多样的文化知识渗透进体育课堂教学中,深入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水平,并并坚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把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德育内容与学生的体育课堂相关联,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意识到整合核心素养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不同的途径改进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为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条件,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取得进步。然而,在核心素养理念融入体育教学取得成效后,仍需要不断分析探讨核心素养思想与高中体育课堂的链接点,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保证学生在课堂中搞笑的学习知识,推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学习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弭贵芳.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9):81-82+85.
[2]龚栩敏. 体育核心素养理念培育下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J]. 高考,2020,(22):121.
[3]薛新拾.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9,9(29):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