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贤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
摘 要:比赛教学法通过在课堂开展教学比赛活动,让学生在竞争、愉快、开心的环境中掌握篮球知识和技能、激发学习潜能、形成浓厚兴趣,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要从理解比赛教学法目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把篮球教学组织好,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校篮球;比赛教学法;篮球基本功;篮球
篮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来源于生活并充满了竞争性。把比赛教学法应用于篮球课堂教学,能够增加篮球课堂的学习兴趣和对抗性,增加篮球学习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对篮球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现实的高校篮球教学却并不尽如人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比赛教学法的理念被引入高校篮球课堂,为高校篮球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一、比赛教学法内涵
比赛教学法作为教学方法其中之一,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比赛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篮球课程日常教学中,教师通过比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术的练习,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高涨学生情绪,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可通过科学地开展比赛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技术技巧,提升教学成果。
二、比赛教学法的作用
1.有利于基础动作的练习掌握
篮球基础动作的练习相对枯燥乏味,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比较机械地重复练习,学生往往学习情绪不高,动作的掌握也较慢,然而在教学活动中应用比赛教学法,学生能更有兴趣的学习,也能更好的掌握基础动作。比如,传球练习,学生在练习时会觉得枯燥乏味,不太愿意练习,教师可在这一环节中进行分组比赛的方式来进行,两队一组,分两组进行传球,在整个分组练习中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学生兴趣较高,在轻松激烈的游戏比赛氛围中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掌握传球接球的方法技巧。教师在进行每一项比赛教学时,做好记录及点评讲解,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篮球基本功,从而教学成果也得到了提高。
2.有利于培养团队意识,掌握规则
篮球是一项团体运动项目,在篮球比赛场上更需要队员们较高的团队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团队意识的培养,如通过比赛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进行项目比赛练习,来锻炼学生们的相互合作水平和团队凝聚力。通过团队意识的增强,学生个人思想道德水平也会有所提高,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篮球比赛中,存在很多规则,篮球规则的掌握也是篮球教学的重要部分。然而很多高校学生对篮球规则的了解大多不够具体全面,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虽然对篮球比赛规则有所讲解以及多次强调,但大部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会出现违规现象。应用比赛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了解掌握篮球规则,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篮球比赛规则。
3.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篮球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强化比赛临场能力
熟练篮球技能,练习最基础和实用的运球技巧,从而减少失误,提升手感。比赛教学法,以实际对战来激发学生们的求胜心,明白个人与团队在实际赛制中的真实差距。往往导致丢分、丢球、被强行打乱位置等现象出现的其根本原因,都是在个人对篮球技能与基本功不够扎实的基础上演变而生的。比赛教学法的根本就在于锻炼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分工走位、传球时机把握、投篮和上篮时的明确判断等一系列操作。
强化在比赛中的助攻、快攻时的团队协作意识,多配合了解战术和比赛规则的应用。便于拉高团队整体水平,合理利用比赛的契机,多让队员之间相处,让队员之间形成团队协作意识,使信念、目标、行动等趋于一致,通过队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合作,可以增强队员之间的团结和凝聚力,从而促进团队协作能力。
4.有助于篮球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篮球教学以比赛的方式有序进行,有助于教师在比赛中持续观察学生们在赛制中的具体表现,发现学生在综合方面的展现能力和自身存在的优劣点。便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调整、掌握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比赛教学法是高校篮球课中展开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更是直接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篮球课中,通过比赛的方式增强凝聚力并在比赛中学习、了解到篮球的相关技术动作、熟练篮球比赛对应的相关规则,比赛战术在比赛时发挥出的重要作用等等。在场下教师根据在比赛中发生的实际状态来调整教学方向对学生们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合理地分析,由此既可以大大提升篮球课的教学效率,又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应用比赛教学法对篮球基本功的练习
针对篮球基本功的几个主要方向进行练习。第一,身体素质基本功,体能素质是篮球运动的基础,在篮球比赛中需要每位运动员有较强的体能素质,才能支撑篮球运动。体能练习比较辛苦、枯燥,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比赛教学法的应用来激发学生对体能训练的潜能,更好地完成身体素质基本功的练习。第二,技术基本功,篮球技术基本功包含运球、投球、传球等等,这些基本练习都相对枯燥单一,在教学中应用游戏比赛的方式,学生能更快更积极地完成。比如投球练习,学生可分组比赛,赢得队伍可给予相应奖励,输的队伍可以做体能“惩罚”,通过这样的方式你会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和投球准确率都要比平常单一的机械化练习要高得多。再有心理自控基本功、战术基本功等方面在实战对抗比赛中,团队的配合,技术的运用,自我心理调整,临场应变能力等等这些都可通过实行比赛教学法,让学生得以锻炼提升。
四、加强高校篮球比赛化教学的思考
1、精心备课,创设有效的情景导入,以比赛提升兴趣爱好
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重点,不断寻求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培育出一些具有品牌形象设计特色、高水平的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促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通过灵活的开展比赛活动虽然能够激发课堂氛围,但是并不是就要放任不管了,要注意在比赛教学中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有效的比赛情景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很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基础。
2、比赛教学,活跃课堂氛围,辅助教学
一些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篮球课上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这常与兴趣密切相关。有的学生当课上到大半时,学习兴趣就开始减退,这时课堂比较沉闷,可以设计一些比赛练习环节,辅助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如可以进行男女分组设计比赛,也可以让各组推荐学生设计比赛,在这过程中,无论是参与比赛的和没参与的学生都很兴奋,孩子们在比赛中潜移默化的了解到篮球竞技的魅力。像这样和教学有关的小比赛有很多,如果运用到教学中相信课堂会更加精彩。
综上所述,篮球作为高校体育课的主要项目,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及热情并不是很高,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篮球教学方法不够新颖、比较单一死板,导致篮球课程的开展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教学成果并不明显。近年来,通过比赛教学法的应用发现,学生对篮球基础技术的掌握明显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比赛教学法的科学应用,学生对篮球基本功的练习不仅能有效地掌握,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篮球运动激情。
参考文献
[1]周淼.浅析高校篮球训练中对运动员快攻意识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9):188-189.
[2]高翔.新时期高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2):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