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淑花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实验小学 福建省 莆田市 351146
摘要:在我国小学的教学体系中,音乐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尤其在新课标推行之后,音乐课作为一门能够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学科,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音乐表演的实际效果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音乐表演意识的影响。本文针对学生音乐表演意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培养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对广大小学音乐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音乐表演;小学音乐;教学;培养
引言
小学生正处在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通过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来完善自身的意识,而自身的意识又会对他们的外在行为产生影响。在进行音乐表演时,意识的作用就非常显著。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表演能力的培养时,也应当注重完善学生的音乐表演意识,让意识化身为他们提高音乐表演效果的力量。总地来说,学生的音乐表演意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虽然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理解意识和潜意识非常困难,但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挥意识和潜意识的作用,提升音乐表演效果。
1.要尽量避免学生受到无关意识的影响
要想让小学生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更加投入,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应当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来避免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受到无关意识的影响。比如,有些小学生会通过反复的练习来熟记弹琴动作,而其中一部分学生在私下练习时能够达到最好的表演效果,反而在登台演出时,出现失误。很多情况下,影响小学生在舞台上音乐表现效果的就是他们的恐惧意识。这种意识会影响小学生的记忆,会影响他们在私下练习时形成的肌肉记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现更好的音乐表演效果,在私下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循序渐进,通过逐渐增加观众的方式,帮助小学生适应在众人瞩目的情况下进行音乐表演的状态。另外,就是也要关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心态变化,帮助他们克服一些负面意识的影响,全方位的提升音乐表演效果。
2.通过营造良好的表演环境,让学生进入更好的音乐表演状态
许多小学生即使面前摆着乐谱,也从来没有学会无拘无束地演奏;他内心的紧张在面部表情、姿态和音质上都表现出来。放松肌肉有助于放松脑子;但在演出过程中,完全放松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意味着技巧的完全崩溃。最理想的是达到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因为它有助于带来正确的精神状态,即“注意而不用力”。当精神和肉体都免除了紧张的时候,它们的习惯动作就做得最熟练。假如有意识地既不想着音符也不想着技巧,使双手和手指都自动地找到它们的路子的话,他的演出就是正确的。那些从来也没有靠潜意识演出过的小学生,要放松自己的脑子并不总是容易的。但是几乎每个人都能凭记忆演奏至少一个音阶,而不加思索地演奏的这种感觉就可以作为进一步凭记忆演奏的基础。有时仅仅想一个分句,以便能够把它从记忆中重现出来就够了,目的主要是把注意力从那些音符那边吸引过来。单单放松面部肌肉也有助于潜意识的演奏;而闭上眼睛(或在黑暗中)力图凭记忆演奏,是一种最好的测验,因为一个人若精神紧张的话,这是做不到的。
所以,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音乐表演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环境中,让他们达到更好的表演状态。
3.尊重学生对于音乐表演的理解
对于一些长时间进行音乐表演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在练习到某一个阶段的时候,在心中形成对音乐表演的一种独特的体会。以弹琴来说,肢体语言对提升表演效果有非常大的帮助。有些小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和教师不同的想法,认为自己选择的肢体语言会让表演效果更好。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如果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意识,就应当在适当的情况下尊重学生对表演的理解,允许学生做出一些独创性的调整。这样,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尊重,不仅能够避免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心生抵触,还能够让他们的音乐素养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尤其对他们音乐表演意识的形成有非常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多和学生进行互动,尤其需要针对音乐表演中的细节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实践中检验效果。这样一来,学生不光能够和教师拉近距离,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也会敞开心扉,全情投入,提升效果。
4.培养小学生的记忆力
“音乐家假如技能足够熟练,他就应当信任它们。”这句话在小学生的音乐表演中同样适用。作为音乐教师,对记忆力在音乐表演中的作用应当有充分的认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有意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对于培养学生音乐表演意识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为一旦有小学生怀疑自己已经练熟了的东西,各种习惯动作就受到疑心的干扰而发生变形。那些思想被扰乱了的小学生就怪自己的记性不好,其实主要是因为他对自己失去信心。在小学生前面放着乐谱,不过是让学生在主要的地方提醒一下自己,他不应过分注意那些音符,而应依靠自己平时训练时养成的习惯动作。在凭记忆演奏时若想着实际的音符,就总是会引起记忆力的崩溃。当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力时,教师应当帮助他放松,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避免不良的意识对表演产生消极影响。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已经牢记的乐谱默写出来,这样也是一种对记忆的巩固,有助于他们在现场表演中发挥更好。
结束语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新课标推行之后,音乐课不再像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被很多教师和学生忽视,反而因为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意识,让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更加全面。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小学生对于音乐表演的理解,让他们能够进行更加充分的、随心所欲的发挥,对于提升音乐表演效果也会有非常好的作用。本文针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表演艺术的培养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对广大音乐教室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依函. 论小学音乐教育和小学生心理建设之间的关系[J]. 教育现代化,2018,5(50):234-235.
[2]王永明. 浅谈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的途径与策略[J]. 教育革新,2020(08):47.
[3]张研. 音乐表演“怯场”现象的思考[J]. 大众文艺,2013(04):231-232.
[4]刘超. 关于钢琴演奏中舞台表演意识的研究[J]. 北方音乐,2020(03):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