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丽嫦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三小学 510800
摘要:如今,整本书阅读已经纳入国家课程体系,指导学生读好整本书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立足网络空间,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网络空间;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
在互联网技术发达的年代中,为我们的阅读提供了一种线上线下结合的全新模式,将这种阅读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也未尝不可。就目前,学生纯线下的整本书阅读情况来看,并没有取得足够好的成绩。近几年来,笔者在实践中开展网络空间支持下的整本书阅读,并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可以说打开了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新局面。以下,仅将自己的心得和做法归纳如下,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二、网络学习空间的阅读优势
1.构建互动的阅读共同体
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认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活动式、合作式、反思式”的学习。网络空间下的整本书阅读恰恰就构建出了一个系统的、开放的“阅读共同体”。无论是在何时,无论是何地,学生们都可以进行阅读,实现了时间最大化的利用。在网络空间中,学生们可以共同阅读,或合作完成阅读题目,或互相评价阅读成果,恰好彰显了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理念。
2.筛选丰富而有针对性的阅读资源
对于小学生的阅读,语文新课标中进行了清晰、明确的论述,对各个年级的阅读量,在阅读上需要实现了能力养成都给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论述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很多人来说,庞大的阅读量似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不过,借助互联网庞大的资源,我们将更容易实现这一目标。当然,适合学生的网络学习空间需要教师们根据教学目标精心筛选阅读资源,不仅要保证内容丰富,还要具有针对性,同时也要能够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3.提供多种工具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网络学习空间功能强大,能够给予学生阅读上很多技术上的支持。比如,批注工具,学生可以随时进行阅读批注,并在日后进行回看。多元评价工具,我们能够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可统一评价,也可小组互相点评。此外,还有思维导图制作工具、统计工具等……这些工具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从过去封闭的状态转为开放的状态,从而有利于扫除阅读中的“拦路虎”,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更多的收获,提高阅读的质量。
三、基于网络空间的整本书阅读共同体
1.线上互动与线下阅读交错进行
想要实现阅读素养的提升,需要做到两点:第一线下阅读要有深度,第二,线上阅读要有。
网络空间支持下的整本书阅读将原本独立、分散的阅读者集中了起来,构建出了一个虚拟的一体化学习环境,这个虚拟的空间联通了社会、家庭和学校。在网络空间中,为阅读互动提供了条件,阅读将不再是一件个人的事情,一些趣味十足的网上阅读活动,更是能够提高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整本书阅读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共同体的互动交流,在网络学习空间中的讨论是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采取开放性的话题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当阅读共同体发生思维碰撞时,阅读将更加深刻。新课标提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同时也提倡协作学习。线上与线下结合方式,就实现了个性与协同的统一,对促进阅读和养成整本书阅读的习惯有重要作用。
2.以多元评价优化阅读效果
阅读前的在线检测评价,对学生的阅读基础及阅读技能进行量化评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每读完一部整本书,教师会再次推送相关阅读测试,并将所得数据与前测进行比较,这样教师就能掌握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情况。
阅读共同体在网络学习空间的互评自评,有利于学生学习他人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改进完善,实现以评促学。成果交流的时间比较灵活,提交作品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如果不满意自己的作品,还可以随时删除,优化后再重新提交。如笔者让学生在读完《鲁滨逊漂流记》后,上传一段自己朗读的片段的录音或视频。起初,学生只是自己朗读并录音,后来陆续有些学生上传了亲子朗读、小组合作录音、角色表演等多种形式,于是只上传了录音的学生又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朗读形式,又开始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的上传……这种没有压力的阅读,给了学生充分的互相学习的时间。学生的阅读成果将会被自动收集、整理,生成阅读成长档案袋,记录每次整本书阅读的过程。
总而言之,整本书阅读对于小学生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语文知识积累、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推动整本书阅读的开展。从笔者的实践来看,基于网络空间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就有很多可取之处。希望大家能够利用好网络空间,真正促进整本书的阅读,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黎明,辛红.小学教师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
[2]林永红.快乐读书吧———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