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平
湖北省枣阳市钱岗中学 441204
摘要:在教育上灌输新课程理念是近几年来的大趋势、教学重点从照本宣科转向创新思维。初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到化学的第一个阶段因此在该阶段的培养方式及培养目的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就是本文的所探讨的主要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创新思维;培养方式
初中阶段正是开发学生大脑创造力以及想象力的最佳时刻,很多传统教师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潜移默化中就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刚好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能够探索科学,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学科。所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虽然以化学实验为核心内容,但是同时也是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创新思维素质能力的培养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才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
1、快乐式基础教学
学生最怕的就是没有兴趣,而不论潮流如何,教师最注重的都是基础知识,即使本文探讨的是在实验中培养创新思维但是基础教学也不应该故略。许多老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时往往枯燥乏味,在一些基本定理和方程式的讲解中往往是以背诵记忆为主,大部分学生很难自主理解消化,久而久之就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就需要在基础教学中增加实验演示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2、注重优化课堂实验演示
化学课堂最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往往是实验,有趣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初中课堂往往是简单实验,学生可能通过课前预习、课外兴趣班等途径了解过实验步骤,这是实验就失去了原有的新奇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原有的实验演示上加之创新优化、提高趣味性。
2.1实验课堂切入及演示
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我就曾经变过三个“魔术”分别是“蜡烛复燃”、“自燃纸巾”、“美丽的喷泉”。
这里我们拿最简单的“自燃纸巾”实验为例,首先可以用魔术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用一张沾了少量白磷的纸用力揉搓,在一定量的揉搓下纸巾“自燃”,这一现象让学生感到神奇,从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这时可以拿出提前准备的纸巾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来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乐趣。由此来引出经典的白磷燃烧实验。在引出课本经典的白磷、红磷、及水下白磷燃烧的实验。
在实验结束后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如:当水温是多少时白磷开始燃烧?为什么白磷燃烧而红磷不会?加入向导管中通入其他气体还会不会燃烧?等引导性问题让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在这里我建议在设计课堂时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观察、思考及讨论时间。通过举手发言的形式分别说出燃烧的条件,共同优化语言,最终形成完整答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2.2尝试攥写实验报告
在目前的初中教学阶段,实验报告的攥写没有具体规定。但要求攥写实验报告可以达
到温故知新、总结经验教训、培养探究能力的目的。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讲可以不拘泥于实验报告的格式,仅要求记录清楚实验目的、步骤、原理、失误、经验及教训即可。尤其是针对失误部分,不要盲目的抨击失误,要通过失误引导学生总结出教训及原因。让其对化学始终保持探索精神。
3、利用探索型实验激发学生探索意识
化学实验的种类繁多,在教学中,我一般将化学实验分成演示型、探索型、验证型。演示型实验多是实验仪器较为多样复杂,操作过程中有一定危险,不适合学生分组或独立操作。验证型实验的多是严格要求实验步骤、实验所用器材较为专业。只有探索型实验,实验材料可以从生活中获得,操作较为便捷。
3、1让化学贴近生活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并不是强制性的灌输,而是激发自主学习兴趣。”以自制简易电池为例,通过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以生活中物品为原料自制电池来达到点亮小灯泡的目的,做好记录,在下一次课堂上进行讨论实验方法及可行性,并由学生自己投票选出最有创意性的实验,使学生发现新的实验方法以及实验过程。在课堂上对优秀设计方案进行演示,达到了激发学习兴趣及动手实验的兴趣的目的。在化学实验中对学生最具吸引力的是千变万化的现象,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的魅力,多选择实验结果绚丽的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实验从来不是以作业为目的,而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探寻化学。
3.2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是创新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包括培养学生分析、总结、概括、对比的基本的思维能力,和寻找材料记录数据的动手能力。在不脱离教材内容和实验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带领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的综合的训练,增强创新能力。
一切新事物均由旧事物孕育而生,而创新就是新事物产生的必要因素,同时也是与旧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所以我们要实现创新就要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多层次的发散思维训练。如在讲氧化剂高锰酸钾时我对学生做了如下思维发散训练:(1)从元素种类的角度来说,高锰酸钾是由氧元素、锰元素、钾元素构成(2)从高锰酸钾的构成来说,高锰酸钾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高锰酸根离子和钾离子构成。(3)从化学作用角度来说,因其自身带有4个氧原子是常用的氧化剂。(4)从物理性质的角度而言,高锰酸钾的密度1.01g/mL、水溶性6.38 g/100 mL、熔点240℃、相对分子质量158.03呈现紫红色。
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最重要以及最有价值的就是创新思维,创造力,想象力。初中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未来要贡献社会的人,所以对于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和学生一起共同努力,培养的过程必然要走很多弯路,但是重在尝试,只要教育工作者能够多方面,多角度的去引导学生,再结合化学实验,利用化学教育教学的优势就能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化学教学中有无数的新奇可以吸引学生的求知欲,我们要注意,千万不要强制灌输知识,这样容易激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只要我们时刻留心注重创新教学,并且有目的有意识的坚持下去,必定会培养出学生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的发散思维。
参考文献:
[1] 刁明明,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6,(A2):47-49.
[2] 裴海建,浅析初中化学教学方法[J].内蒙古教育,2016(26):110-113.
[3] 吕春晖,浅析提高初中化学实验课的质量[J].中华少年,2015(16):27-30.
[4] 杨东清,任娟,基于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基础实验教学改进研究[J].新课程(中),2016,(08):9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