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培养出学生的科学精神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期   作者: 王月清
[导读] 在幼儿的教学中灌输科学精神,其根本目的是让幼儿养成科学习惯

        王月清
        四川省简阳市简城第一幼儿园    641400
        摘要:在幼儿的教学中灌输科学精神,其根本目的是让幼儿养成科学习惯,运用科学方法,最终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科学精神是成长路上的有力助臂;对于社会来说,科学精神是对于人才的新要求。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精神;培养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科学课程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幼儿园科学教学效果不佳。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在幼儿的成长中灌输好科学精神已经成为了教育者的当务之急。本文将基于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才能灌输给学生科学精神。
1问题
1.1幼儿引导的不足
        科学精神,其内涵就是独立自主,但是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幼儿的引导,没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没有培养学生的钻研探究能力,最终学生就难以形成科学精神,严重者甚至影响学生个人的成长。
1.2课堂教学的不足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枯燥无味,极大的削弱了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毫无疑问,这影响了幼儿对于科学的向往,也影响了幼儿对科学的认同。此外,学生具有心理差异和个体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而非教材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不适应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将直接影响到科学课的教学效果。
1.3教学深度的不足
目前,社会上普遍低估了儿童的学习能力。进入21世纪后,新生儿的大脑发育日新月异。现阶段,大部分幼儿园科学教学内容选择相对简单,课程量也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科学教学过于简单化、形式化,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1.4教师业务的不足
根据调查,现阶段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普遍较低,绝大部分幼师缺乏理论知识,讲课往往照本宣科,对如何突出自己课堂中的重点和难点没有明确的认识,对于如何灌输给学生以科学精神也较为麻木。
2策略
2.1设计好引导环节
通过对引导环节的设计,有助于教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好学生的科学精神。
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如活泼、注意力不集中等,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对引导环节作出调整,重视引导环节的作用,设计好导学环节。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活动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投入精力和注意力,然后及时进行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环节的设计一定要生动有趣,还要隐含科学精神。为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进行设计,促进学生的接受和吸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反馈和表现,灵活调整引导设计,避免教条主义。此外,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把服务学生放在第一位。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要努力适应学生,而非让学生适应老师。

此外,教师还要在引导环节接突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有所注意和准备,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2游戏化教学
        幼儿年龄较小,游戏对于幼儿吸引力极大。这是幼儿未加雕琢的天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探索出一条新的、能够将科学知识与游戏活动相结合的、有可行性的、能够切实培养出学生科学精神的游戏化教学之路。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的、简单易行的科学实验或科学活动,将知识和游戏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设计游戏前,教师要先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初步的、大概的了解,促使学生在游戏中思考并得到知识,而非只得到快乐。
        一些科学益智小玩具或许是好的选择,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游戏竞赛,用益智小玩具作为奖品,诱惑学生,使学生更主动学习知识,参与课题,这对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是有益的。
2.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生活,实际上是一种对生活经验的系统归纳和总结。我们经常能看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然而,幼儿的科学基础相对薄弱,在生活中很难观察到这一点,这既导致了幼儿园科学教学的与现实生活的脱节,也导致了很难灌输给学生以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的科学精神。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生活——尤其是贴近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与应用能力。
当然,教师在选取生活中的例子时,要有深度,要能发学生深省,而非敷衍了事的为了课堂目标、课堂环节而选。
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了学生既要掌握科学知识,又要能够对科学知识进行实际运用。为此,教师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基于这几点,将课程与生活相联系,也即开展生活化的科学教学是必不可缺的。
2.4加强教师业务能力
        只有教师本身具有科学精神,对科学知识也有所了解,才能培养出学生的科学精神。因此,学校要注意把控好教师队伍的准入标准,让有能力的老师竞选上岗。
        此外,教师也要随时砥砺奋进,学习新思想,争做好老师,重点关注最新科学动态,思索教学方法,教给学生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考方式,认识到教师自身对学生的榜样作用和引导能力的重要性。
结束语
新时期,教师要更加认识到科学精神对学生的重要性,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成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强,费志明.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精神培养策略探究文[J].科学咨询,2020,(5):149-150.
[2]周彦.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有效培养[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5):1061-1062.
[3]茅春艳.论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实施策略[J].亚太教育,2020,(6):131-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