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张潮
[导读] 在初中阶段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有主导位置,应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政治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政治修养以及人格,将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启蒙以及品行。因此,初中政治教学之中,应将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师可将教学的策略创新,处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政治课程,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品德,使知识掌握得更加丰富。

张潮   乌鲁木齐市第121中学
【摘要】在初中阶段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有主导位置,应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政治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政治修养以及人格,将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启蒙以及品行。因此,初中政治教学之中,应将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师可将教学的策略创新,处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政治课程,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品德,使知识掌握得更加丰富。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政治;教学;现状;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014-02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形势也相应的发生深刻变化。在信息化的今天,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更加丰富。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一阶段的政治教学,对于促进青少年思想意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尝试研究初中政治教学的背景和现实状况,刍议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和实施。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性
        (一)改善学生学习方法
        初中思想法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了解到政治的学习,不只是学习政治知识,而是学习政治理念、政治思想,掌握一些道德热点问题与知识点关系及典型习题的答题方法,结合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从而更好的应用于生活中。学生学习方法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慕课教学等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结合时事政治的相关内容来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课本中的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政治辨析能力,从而培养学习政治的兴趣。
        (二)注重思想教育提升
        政治成绩固然重要,但是道德法治更加重要。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案例出现的还少吗?清华、北大都曾发生过学生铊盐中毒事件,其结果导致受害人终身瘫痪,案件的发生起因只不过是生活中极其细小的摩擦,并没有什么大的矛盾,但还是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事实结果告诉我们有再高的学历又如何,道德品行出了问题便会一败涂地,说到底还是政治观念不够深入人心。这也深刻体现了在当前加强对初中学生政治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二、当前初中政治教学现状问题
        (一)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在当前政治教学中,大多采用的是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主动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并且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应用单纯的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不高,对于学生知识的增长及各方面的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教学效果往往不高
        在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课本上比较大的条框式的政治知识的说教,而不关注实际生活中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政治知识的教育。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的单一,使得学生对于初中政治课程具有错误的认识,很多学生觉得政治课程的学习过于枯燥,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并且由于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缺乏有效的联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对相关知识及概念予以正确、充分的理解。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初中政治教学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当前初中政治教学模式中存在以上的诸多问题,使其实际的教学效果不高,政治知识的学习也难以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良好的作用。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这些不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要求下,找出传统初中政治教学模式中的不足,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其教学模式尽心适当地改良,是非常必要的。
        三、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创新能力
        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改下应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质量观和教育目标观等。这是适应新课改的先决条件。当然,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落实和发展,我们高中政治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勇于做政治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为此,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和研究创新教育理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核心应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为此,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邓小平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思想。
        2.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必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政治教师不仅具有高尚的政治素质,更应该具有高深的业务素质。研究性课程是近年来中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过程中的一种较为新颖的课程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具有研究素质的教师,即研究型教师。政治教师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形成多层次新型的知识结构,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进而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促进他们德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初中政治课程理论性是比较强的,在教学活动中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政治理论知识。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初中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以此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同时还能让学生去感受不一样的政治课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情境教学等方式来进行政治教学,既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利于学生对于政治的学习,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以多媒体教学模式为例,教师根据政治课堂教学内容提前做好PPT教学课件,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标注,同时采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知识的描述,在其中插入案例或与之相关的图片、资料等内容,让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这样直观的彩色表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对此加以引导,让学生随着PPT的播放来进行思考与讨论,在无形之中改变对政治课的印象,并且认识到政治课学习的意义,这样能有效地增加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设问题教学环境
        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前,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新的初中政治教材,关注关注新教材中所包含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课前督促为重点,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作用和优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科教学趋势更为明显,同时会产生一系列新的教学活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更加紧密,情境教学能够实现学生的情感碰撞,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思维火花,进而实现情感共鸣。政治课程教师需要关注课程问题的分析,充分体现问题设计与活动安排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记住问题,既然主动进入情境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师只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反思相结合,顺利完成前期的教学任务并实现教学目标
        (四)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一味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重视学生的书面理论知识,并没有把实践教学渗透其中,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改进,让学校和教师在初中政治教学环节中,采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锻炼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政治这门课程的特殊学科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形式。随时关注社会的发展,把政治理论和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这也是初中政治教学的核心目标。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目的只是为了顺利中考。所以通常对时政不会给予关注。教师要弥补初中生在这方面的不足,养成随时关注时政的良好习惯。比如可以让学生经常收看时事报刊、杂志等。经常对热门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让学生把学到的政治知识使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样既能够达到政治教学的目的,还能使学生拥有家国情怀。
        (五)积极转变评价机制,强化因材施教
        为了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参与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则需要注重对评价机制的转变,坚持道德第一的指导理念来进行评价。在具体评价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来发现自身在政治学习中所存在的不足。借助这种评价形式,能够有效的实现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基本能力的提高。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在学习上所存在的差异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这方面,则需要初中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政治教师在结构上的调整力度以及课程结构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目的,从而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现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是必然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加紧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不断探索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进而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卫东.基于PAD模式下初中政治教学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4):117-118.
[2]杨小林.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对策[J].家长,2020(34):8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