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陈贤
[导读] 估算意识在小学数学当中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基础数学运算意识,还能够实质性地培育学生数学思考与计算能力,进而掌握良好的估算技巧,适时地运用到生活当中,科学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全面提高学生小学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改善教学效率。

陈贤    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思孟小学  543200
【摘要】估算意识在小学数学当中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基础数学运算意识,还能够实质性地培育学生数学思考与计算能力,进而掌握良好的估算技巧,适时地运用到生活当中,科学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全面提高学生小学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改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146-02

        在开展估算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将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知识储备充分考虑到教学背景中,以学定教,创新出不同的方式、方法,不断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估算能力及思维技巧。
        一、估算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在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其知识不能一味地停留在一些较为浅显的理论层面上,需要学生们研究数学习题的解题逻辑,该过程比较繁杂,学生们应当深层次地开展计算学习活动。但是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很多学生们根本无法高效地利用好教学时间,不可直接性地解决数学习题,这就导致学生们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目前,我国小学生们的判断能力比较少,所以需要仔细的进行计算,其所得出的结果并不十分的精确,若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运用估算,其可以有效的节省大量的运算时间,同时还会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认知习惯,再次遇到类似问题,就可以迅速地开展估算。
        二、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现状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智还很稚嫩,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一不留神就会分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经常使用在黑板上书写计算公式的方式来解答数学计算问题,而且有些教师认为小学的估算教学内容不够严谨,容易误导学生,所以不太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因此小学生的估算能力得不到较好的培养,教学中也存在各种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这样一道题。
        例1:今天妈妈在店里买了大约80米长的毛线准备给我织毛衣,假设织一件毛衣大约需要20米,问妈妈大约可以织几件这样的毛衣?很多教师在讲解这个题目时习惯在黑板上直接写出计算公式。而大约代表的是一个不精确的数字,学生往往对这样的题目感到疑惑,甚至有些人无法理解题目的意思。同时由于电子计算器的价格低廉,现在几乎所有学生都在使用电子计算器,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赖这个电子工具,当他们遇到这样的题目时,第一个反应就是使用电子计算器,而没有意识到使用估算方法来解题。
        例2:一箱辣条的价格是44元,如果买9箱大约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缩小还是扩大数字,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将数字44缩小成40,将9扩大为10得出 40×10=400元,而实际上结论是错误的,400元根本不够,学生无法理解,既然用估算得出的结果是错误的,那为什么要用估算,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动笔计算,就产生了估算不重要的错误观念。由此可见,当前大部分小学生没有正确认识估算的价值,尚未树立起估算意识,估算能力更无从谈起。
        三、小学估算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情境,培养学生恰当选择估算方法
        出于本能的反应,学生在完成一道数学计算时,常常优先选用精算而不是估算。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判断使用估算还是精算,并在判断的过程中发现估算可以较便捷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意识,体会估算的作用。例如,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姐姐带30元钱去水果超市,她买了10.5元的苹果、10.29元的香蕉和 8.44元的桔子,判断以下四种情况适宜用估算还是精算:A.姐姐想知道带的钱够不够;B.售货员把每种水果的价钱输入到收银机里;C.姐姐被告诉要支付多少元时;D.售货员数姐姐支付的钱数时。


这样结合问题情境对比估算与精算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可以体会到结果的快速产生仅靠估算就能实现,从而体会估算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估算兴趣
        我们都知道估算只需要一个大致结果,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紧密结合现实生活需要,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例如:在教学“购物”内容时,教师可以紧密结合“买家具”的现实生活需要,引导学生估算,如:搬新家了,家里空空如也,而我们日常生活自然离不开各种家具,这就需要我们去家具城购买,如每个书柜213元,每张桌子42元,每把椅子12元,要想买两个书柜,两张桌子,四把椅子,带1000元购买这些东西够吗?不够怎么办?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紧接着组织学生交流,引导他们用估算的方法解决,80多+40多+400多等于500多,再加进位数也就600多,600多元小于1000元,所以带1000元够买这些东西,此种估算紧密结合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估算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对计算结果有了一个准确感知,并通过不断计算与推理总结经验,从而循序渐进地增强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估算方法
        当学生的估算意识萌芽逐渐显露,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会用估算的各种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学会灵活运用。例如,秋天苹果丰收,农民伯伯一棵树就能摘两大筐苹果,一个筐能装80多斤苹果,另一个筐通常装60多斤苹果,一棵树大概能摘多少斤苹果?这一问题,实际上就是估算,这种估算方法运用“近似估算法”最合适,即将两个数估成整十,就能得出大致的斤数。当然,近似估算法中,两个数还可以估成整百或几百等数字,都是共同得出一个得数或者是大致范围。就运算结果是否正确,如何去验证一道题是否计算正确,此时就可以用到规律估算法,运用各种运算定律以及性质来判断结果正确与否。如,5.6×0.24=5.2的结果是否正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着用一个因数(0除外)乘以一个比1小的数,就能够一下子做出验证,从而得出正确还是错误。这一方法轻松解决问题,学生运用起来得心应手。除此之外,还有结合实际的估算法,通常估算人数都是整数,这实际上就成了常识性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不是僵化在脑海,而是要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从而让学生形成估算意识并能够逐步深化。
        (四)在测量中估算,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长度属于一项基础的数学内容,而对于这一内容的学习,许多学生并没有直观的数学认识,为了准确地判断长度,他们会选择对相应的事物进行测量。但是许多时候,如果所面临的事物不能够通过测量来完成,这些学生便会束手无策。如在一幢楼的高度判断上,没有办法进行直接的测量,这时候,教师便需要带领学生进行估算。首先,测量出最底层楼的高度,然后乘楼的层数,并添加一些不确定的内容,如楼层之间的间隔高度、楼顶凸出等,都需要计算在其中,因而需要通过估算来完成。
        比如,在学习校园操场面积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操场的一部分进行测量,然后对整体的面积进行估算。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较高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的数学实践。如果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实际地计算,而不是完全不允许学生出错。估算的本质在于大概地计算,但是并不代表完全不计算,需要有一定的准确性范围,教师仅仅需要带领学生保持在这一范围以内即可。
        综上所述,估算是一种使用的数学计算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估算来对自身的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估算来解决许多生活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估算技巧的实用性,并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终身数学学习和应用的奠基作用,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小学生的数学估算能力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强.浅谈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的误区[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03).
[2]罗永会.探究性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田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1).
[3]张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201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