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张雅娟
[导读] 在教育事业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是对教育改革的充分帮助。这一理念适合学生的发展,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在现代教育中,教育者应及时反思教学,改进教学。将多元智能理论相关的教学方法灵活地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多学科教育,元智能的灵活引导和培养可以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文章重点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张雅娟   利川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湖北  恩施  445400
【摘要】在教育事业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是对教育改革的充分帮助。这一理念适合学生的发展,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在现代教育中,教育者应及时反思教学,改进教学。将多元智能理论相关的教学方法灵活地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多学科教育,元智能的灵活引导和培养可以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文章重点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多元智能理论;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162-01

        多元智能理论主要涵盖了九大领域,各个领域和特定认知领域、知识互相联系,主要有语言、空间、音乐、逻辑—数理、身体动觉、自我内省及人际关系九类智能。高中学生作为潜力无限的个体,每个学生都具备与众不同的个性及优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潜力的挖掘,运用多元智能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多样化能力,丰富课堂形式,提升教学吸引力,保障历史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作用
        1.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逻辑和数学,而对音乐智能、空间智能等其他方面的关注较少,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使教师通过理论分析,更直观地看到传统教学和自身教学的不足。从学生教育的主体地位出发,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实现高中历史教育改革的推进,更好地完成历史教育。
        2.多角度激励学生进步。历史教师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有助于教师在各个领域建立起对个体智能发展的不同认识。在这一理论背景下,个体智力没有差异,只有表现和发展领域的差距,不存在所谓的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区别。教师对这一理论的深入理解,可以提高教师的学生观,从多角度、多发展角度观察和对待学生,欣赏和鼓励学生多样化的智力表现,从多角度、多学科评价学生。这种教师层面的变革,使教育者作为引导者,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学生自主性的调动。比如,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教材入手,设计启发性、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多层次发现学生的优缺点,继续保持学生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
        3.丰富了历史教学形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注重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例如,利用情境创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图片、音频或视频等,这样的教学方法大大增强了历史教学的吸引力,减少了历史教学本身的枯燥,便于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例如,历史教科书中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事件表的形式安排事件的时间、图片、内容和影响,帮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历史,减少文字和叙述教学带来的繁琐。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空间智能的运用。空间智能是图像思维,如观察、空间想象等。教师灵活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充分实现对学生空间智能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提高。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影视资料、模型等材料,向学生展示与教材相关的可视化资源,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印象深刻。如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对古希腊的了解非常有限,所以我在网上搜集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示古希腊地图,帮助学生对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使历史教学更加直观,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点的难度。
        2.音乐智能的运用。学生对音乐的个人感知是音乐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感受节奏或节奏。通过学生对音乐风格和节奏的体验,我们可以了解音乐家在音乐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单一的文本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不能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与教材相关的音乐素材,通过对学生音乐智能的调动和培养,以情景式、浸入式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
        3.内省智能的运用。内省智能的体现,主要体现于个体对自身的认知及评价中,例如个体的自我认知、情感诉求、愿望等,当个体的自我认知、情感诉求、欲望等,当个体对这类信息有了有效的识别,就可以对自己的言行有一定的期待或感受,进而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影响逐渐成为一种行为模式。这种智能可以帮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自我意识,例如自省能力较强的学生,自我管理、自尊、独立意识都较强,并能进行这一类问题的深入思考,继而产生个人的理解。历史教师便可利用此类智能重构教学,为学生提供问题思考、反思及接受他人思维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全面、精准地学习、理解历史。例如,在学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时,在“孙中山评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前查阅教材或课外资料,提出“孙中山的优秀品质是什么,如何体现”的问题,鼓励学生讨论发言,学生们非常认真地交换个人意见。学生答题后,教师通过对“天下为公”精神的理解,做演讲总结,提出“孙中山”,学生从个人角度反省自己,讲解如何学习自己的优秀品质,从而实现对学生爱国主义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人物。
        4.语言智能的运用。语言智能直接影响着个体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与个体的其他智能有着更为深入的关系。清晰的思维、充分的表达和清晰的语言逻辑可以促进个体的更好发展。历史作为一门以书面叙事和事件系列为主的学科,其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智能的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能力,为学生设计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表演等,以实现调动学生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分析和讨论中更深入、更清晰地分析历史问题。例如,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习中,我为学生设计了“在当时采取怎样的外交方针,并取得了哪些成就”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了问题讨论,学生以前后桌为学习小组,自觉进行了“一边倒”“另起炉灶”等外交方针的探讨。学生通过辩论,使自身的语言智能得到了充分提升,形成了对当时外交方针的再认识。
        三、结语
        总之,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是对教育改革的充分帮助,这一理念适合学生的发展,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将相关理论的教学方法灵活地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实现对多元智能的灵活引导和培养,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美) 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郭建菊.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 2018,(11):101.
[3]陈浩.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学科实施过程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2017,(5):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