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纳桂梅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纳桂梅
[导读] 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目,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课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练习课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程。

纳桂梅   攀枝花市仁和区西路小学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目,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课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练习课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程。
【关键词】课堂练习;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作用研究;基本类型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136-01

        引言:数学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在应用着数学,它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简单、便利,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把数学学好,否则,在日常的生活中会出现非常多的困难,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由此可知,数学是多么重要。但是,我国大多数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并没有达到老师和家长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注意到课堂练习的重要性,导致大部分小学生知识掌握的不牢固,没过多长时间就把学到的知识都忘记了。本文对老师如何应用练习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了以下阐述。
        1练习的种类包括:
        1.1课前自主练
        教授前的这种练习有明确的目的及极强的针对性,是对新授作铺垫的。例如教学小数的加法时,可先复习整数加法法则;教学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可先复习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为新课的引入作铺垫。
        1.2课中针对练
        教授后具有针对性强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重难点作文章。例如:教学较复杂的整数混合运算时,可先通过分步单项运算,后综合运算来分散难点,突破重点。
        1.3操作性练习
        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学于实践中,即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形象思维。例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通过学生用自制的正方体剪切开,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展开图,或者将一些平面展开图,通过剪、拼,看是否能折叠还原成正方体等操作手段来达到掌握展开与折叠立方体图形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1.4口述性训练
        通过学生用语言表达来说清算理,培养初步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教学“可能性”用分析法或排除法讲解过后,可以让学生说出每一种方法的思想,试着让学生独立分析,如何从问题推算到条件,对可能性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小学数学教师让练习发挥作用的有效研究
        2.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做练习的主人
        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师作为练习设计的策划者,必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练习的主人,做自己的“练习”。实践证明并不是每一名学生对于相同的练习都能承受,因此,练习设计须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差异,尽可能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练习,以供学生自主选择训练,得到主动发展。
        2.2自然整合,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的新视野
        练习设计要顾及整合性,课程标准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强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合。数学本身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我们的数学练习也应考虑到整合性。
        2.3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如果脱离实际,那数学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学习“小数的认识”后可以布置让学生调查物品的价格:一袋洗衣粉、一袋大米、一台电视等;学了“认识钟表”后可以让学生在星期日记录整点时的活动……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3小学数学练习要具有拓展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现在的教材中的内容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所以教师应当在结合教学要求、符合教学标准的前提下进行拓展,设计一些拓展练习。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九宫格问题、数独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做游戏的时候不断地去尝试解决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教师在进行拓展性练习的时候,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适当进行拓展,做到因材施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组,使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帮助,解决习题上的问题,提高小学数学练习的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置练习,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是对课堂的一个延伸,也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设计习题的时候要注重练习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对比性、多元性、拓展性,提高小学数学练习的有效性。
        结语: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教育的三大主科之一,对小学生考试的综合成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生要想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学好数学是必须的。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进行改变,不能一直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这样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对小学生的学习有着不良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练习计划,完全的发挥出练习的作用,增强他们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魏俊杰. 淺谈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9):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