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创编游戏用于小学数学第一学段练习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李春燕
[导读] 在课堂中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有趣的教育环境,是当前被广泛认可推荐的教育模式。小学第一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好玩、好动,对形式多样、新奇的事物较感兴趣,与此同时课本规定的学习任务也相对简单轻松,这就为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编游戏用于练习设计提供了客观条件,本文将初步介绍数学游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同时对小学数学第一阶段数学教学的应用策略提供可借鉴意见。

李春燕   广西梧州市藤县潭津中心校  543300
【摘要】在课堂中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有趣的教育环境,是当前被广泛认可推荐的教育模式。小学第一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好玩、好动,对形式多样、新奇的事物较感兴趣,与此同时课本规定的学习任务也相对简单轻松,这就为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编游戏用于练习设计提供了客观条件,本文将初步介绍数学游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同时对小学数学第一阶段数学教学的应用策略提供可借鉴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145-01

        引言: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模仿和记忆作为基础理论储备固然重要,然而抛开习题和解题思路,实际应用和学会解决身边的问题才是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通过分析小学生这一特殊低龄学习人群的行为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合理且适当的利用"数学游戏"这一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增强课堂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使得教学进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研究背景及其分析
        (一)数学学科的特殊性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校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与严密的逻辑性。数学游戏便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将游戏式教学引入课堂,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原本陌生且抽象复杂的学习内容的关注程度,增强课堂参与度和体验感。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趣味、引起兴趣、激发竞争性、增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要求。
        (二)游戏化教学的优势
        创编游戏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不仅的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更是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符合小学第一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有90%左右的第一学段学生认为数学课堂的练习过程中融合了游戏教学会使课堂更加有趣,学习和理解的效果更好,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解决问题甚至是产生了新思路等其他收获。教师也有同样的教学体感,认为在教学中运用游戏有相当多的积极任务,例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思维的深度延伸。
        二、教学模式的构建
        提出并应用游戏创编到数学练习设计中的初心,便是希望学生的学习过程结果和身心发展需要两不误。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对于知识点的更加深刻的学习印象,提升课堂内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学习收获。


教师在学生有所需的时候给予适当的辅助指导,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合理平衡“游戏”与“练习”,把控好课堂节奏。
        (一)课程设计融入游戏化教学
        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运用数学特色,打造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数学文化背景的相关创编游戏。以书本练习设计为基础,知识点印刻为根本目标以及科学有趣的游戏实践被基本方向,彰显数学游戏特色理念,力求在实践探究中得出客观现象和规律公理。借助与教材相结合的创编游戏,将课堂主体位置移交给学生,使得知识点获取渠道变得宽泛,师生得以互相交流学习。
        (二)游戏场景设置及游戏化资源
        游戏活动通常与情景教学密不可分,教师可以通过环境拓展,运用云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实现师生之间的共享互动。以学生个性化需求为本,主张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游戏的竞争情境中,以得到进取和胜利的快乐。同时,教师有必要根据实际需求,不断更新游戏方式,完善教学途径,寻找适合的创编游戏运用于教学策略,构建教学模式,形成应用型评价体系。将数学特色教育的内容巧妙渗透其中,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彰显实效性。巧抓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数学教育环境的育人功能。
        三、目标成果
        数学教育活动以传授知识,专题训练,培养思想习惯为主要目的,从而推动数学学科在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初步发展。为了让学生减少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同时增强自信心,提升数学素质,需要通过有效手段调节学习过程。例如创编游戏的加入,其代表性的游戏化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特性来进行设计教案与课堂教学安排,让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进而从通过三个维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育过程,让学生能够在“玩”中学习概念,在“趣”中练习知识点,在“乐”中深入思考和拓展。而教师则需要通过必要的的引导,以课程相关的游戏形式给予必要的指导,通过游戏中隐藏呈现的练习,学生便能轻松愉快的教学进程中找到学习的明确方向,解题的正确策略,收获知识的果实。
        四、总结
        有效的数学学习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实践、交流实践,这是针对学生素质教养培养目标的一项重要教学要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推进中,游戏化教学能够达到锻炼学生的合作沟通、知识的实际运用、面对突发情况的应变以及突破创新等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因此,游戏化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具体手段和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需要合理地设计游戏内容,有效的将游戏活动融入到课堂中,把数学游戏与理论练习紧密的结合到一起并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张泽潭.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7)
[2]浅谈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张志宗.  教育现代化. 2015(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