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何海燕
[导读] 新课程改革后,地理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副科,反而在高中课业中,地理在高考成绩中占有很大部分和重要地位。另外,地理的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且对于实际生活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是一门能够将知识活用的学科。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与生活联系不大,学生很难将书本的知识活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如何将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具备在生活中发现、解决、探索地理问题的能力,成为现阶段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何海燕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二中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地理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副科,反而在高中课业中,地理在高考成绩中占有很大部分和重要地位。另外,地理的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且对于实际生活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是一门能够将知识活用的学科。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与生活联系不大,学生很难将书本的知识活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如何将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具备在生活中发现、解决、探索地理问题的能力,成为现阶段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115-01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学科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虽然还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但是教学活动已经开始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倾斜了。地理作为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都应该对此加以关注和重视,并善于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来切实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1、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状态:教师坚持学科本位思想,过于重视地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教师延续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固守过去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地理教学脱离生活,使得学生的地理学习逐渐成为考试的工具,忽视地理学习的实用性,不利于提高学生地理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新一轮基础教学改革的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知识的学习应作为认识现实世界,适应未来生活的经验准备;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具体认识和理解。”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地理教学立足于生活,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地理生活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地理学科是研究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课程,这就决定了地理课程取之于实践,用之于实践,因此,高中地理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实施生活化教学,将地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2、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①能够以生活内容为地理教学切入点,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地理现象,刺激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②有利于学生理解、巩固地理知识。地理课程虽然是研究自然与社会生活的,但高中地理依然存在许多抽象的概念与原理,这些都是学生地理学习的难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实施生活化教学能够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形象化,用生活实例为学生解释地理理论,从而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就要求教师的地理生活化教学必须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现状,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帮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地理生活技能,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的实用价值,在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增强生活适应能力,为学生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实践基础;
        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地理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从地理学的角度认识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地理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3、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①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足的问题导致了地理教学过程中,很多知识点只是浅尝辄止,老师简略的提并没有深入,可能很多老师也没有深入讲述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浮于表面的讲解还不如他们自己阅读教材。所以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变现有的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对此可以采取两个做法:一方面是对原有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或是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地理知识,以提升自身执教水平。而另一方面,学校需要招收新的地理专业的老师,同时鼓励新教师和老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一方是专业化水平不足的有经验的教师,一方是没有经验却有专业水平的教师,双方交流合作,就能够实现"1+1>2"的目标,并且两类教师可以实现互补。
        ②高中地理教学离不开教材,对于文科类学科而言,教材始终是教学的依托,即便是老师的水平再高,始终离不开教材,所以高中地理教学虽然强调要结合生活进行教学,但仍然要使教学源于课本。但很多老师因此就犯了一个错误,即是教学局限于课本,这就导致了教学的死板教条,所以在教学中高中地理老师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源于课本,但更应该高于课本,知识点出自课本,但应当在生活中找到知识点的原型,或是在生活中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知识。
        ③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多元化教学。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存在于各个学科之中,但对于地理这门介乎于文科和理科之间的学科而言,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显得更加重要。地理教学结合生活的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理论知识,诸如在对喀斯特地貌的讲述时,喀斯特地貌会形成独特的风景,在我国的四川、云南、广西一带都会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在这些区域的学校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到周边的景观区域参观,对于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放松学生,缓解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检验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将课本上对于喀斯特地貌的介绍和现实中的景观进行对比,更可以加深印象。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课程改革以前,地理被划分成文科类别,但不同于政治、历史、语文等学科的学习,要高度结合日常生活。知识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合格的地理教学过程必须要将两者结合,保证学生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并更好的应用于生活。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不仅要联系实际,更要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结合他们现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创造合理的问题情境,帮助他们完成比较抽象的知识概念的学习,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切实提高高中地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熊小菊,廖春贵,胡宝清.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04):13-15.
[2]熊小菊,廖春贵,胡宝清,熊开宏.新课程标准下农村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运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06):227-230.
[3]唐洁. 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4]吴凌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2):170.
[5]张文国. 甘南藏区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