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非连续文本阅读指导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李仕燕
[导读]

李仕燕    攀枝花市仁和区西路小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143-01

        引导学生进行非连续文本阅读是提升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非连续文本有很多价值,尤其是对于学生现实生活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在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非连续文本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让小学生在日常的实际生活中探究语文知识。
        一、非连续文本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非连续文本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运用的范围十分广,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逐渐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了非连续文本教学这一概念,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非连续文本阅读的教学指导方面,并没有对非连续文本产生正确的认识,这就导致学校和教师对非连续文本教学指导缺乏应有的重视。相关的非连续文本教学的案例非常少,不能为教师进行非连续文本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借鉴。
        二、非连续文本阅读的教学策略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积极充实非连续文本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生非连续文本阅读的教学指导中,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的各科知识阅读中,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阅读,绝大多数知识内容都是以图文结合的非连续文本方式展现出来的。而且,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的海报广告、说明书、漫画书等都是非连续文本阅读材料。因此,教师积极加强对非连续文本阅读的指导,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阅读发展,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阅读非连续文本,提高语文的综合知识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对于小学语文非连续文本阅读教材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积极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发现非连续文本阅读指导的素材。
        例如,在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的教学中,“烟村”和“亭台”在教材中都有相对应的图片,而且那首简单的诗歌也有相应的内容图画,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图片的认识,进行非连续文本的阅读,了解“烟村”、“亭台”是什么,加深语文阅读的印象。
        2.积极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由于非连续文本主要是由图表、图画等各种形式呈现出来,与我们平时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生的玩具说明书、火车时刻表、电视广告、公园游览图等,非连续文本的阅读与日常的生活密不可分。


例如,在校园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开学时与学生一起阅读班级的课程表、作息时间安排、小学生守则以及学生的个人档案等,这些都是非连续文本的阅读材料,通过对这些非连续文本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准确了解校园学习和生活的规律、规则。另外,在发新书的时候,可让学生拿着新发的课本阅读教材的目录,使学生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阅读非连续文本的兴趣,让学生养成时刻关注非连续文本的习惯,并从这些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有效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能力,让非连续文本阅读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
        3.对学生在非连续文本阅读中信息获取的指导。
        与连续文本阅读相比,非连续文本的图片、表格阅读对于信息的概括性非常强。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非连续文本的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对学生获取非连续文本信息的教学指导。在阅读图标性的非连续文本中,学生首先要注意阅读材料的标题。标题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整体概括,通过阅读标题能够准确获取图表所要表达的相关内容。例如,《某校三年级学生期中考试成绩表》,这个标题就能够让学生知道非连续文本提供的是某校三年级学生在期中考试所取得的成绩。其次,要准确阅读图表中的数据。在《某校三年级学生期中考试成绩表》中,上面的数据就是表格的详细内容,学生可以根据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得出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比如某学生在年级中的排名等。
        4.培养学生整合信息以及推理的能力。
        非连续文本的阅读,其特点与连续文本的阅读有很大的差别。学会整合信息,并通过信息的整合进行适当的推理,是非连续阅读的关键。在整合信息上,学生首先要对非连续文本进行通读,了解非连续文本的大概内容。其次,要积极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专门的阅读,找出问题的关键,最后再对非连续文本的信息进行整合,选取有效的信息解答相应的问题。而在整合信息的基础上,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信息进行适当的推理。
        例如,在苏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有趣的发现》这一篇课文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文本中的主要信息昆虫的翅膀、大风以及海岛等内容,要求学生解决“有趣的发现是什么”、“达尔文发现了什么”以及“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并通过推理得出“适者生存”和“动物的特征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结论。
        非连续文本阅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制定有效的阅读指导策略,加强对小学生非连续文本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综合素质能力。
        总之,在进行阅读教学中,连续性文本应该作为主要部分。尽管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很少,可是都很具有代表性,有点睛之笔的奇效。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求教师擅长将教材中关于非连续性文本的材料发掘出来,把一个平台提供给语文阅读教学,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高。
参考文献
[1]傅卫其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4,05,(02):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