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数学课堂练习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杨艳佐
[导读] 近年来,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增加,所以打造高效课堂一直是教师致力研究的话题,初中数学的知识相对抽象,且逻辑性强,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所以课堂练习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练习成果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也能通过课堂练习,将理论知识合理应用,提高应用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教师应合理设计课堂练习,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现出来,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喜好,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改

杨艳佐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中和中学  679108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增加,所以打造高效课堂一直是教师致力研究的话题,初中数学的知识相对抽象,且逻辑性强,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所以课堂练习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练习成果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也能通过课堂练习,将理论知识合理应用,提高应用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教师应合理设计课堂练习,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现出来,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喜好,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改变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将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本文讲述了巧设数学课堂练习打造数学高校课堂的策略。
【关键字】数学;课堂练习;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163-01

        引言:数学是基础性学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新知识、发展逻辑思维的重要方式,是锻炼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教学活动,同时也能反馈教师的教学成果,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巧妙的进行习题设计,既巩固了课堂学习的知识,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罗辑思维能力,提升了知识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框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扩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运用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具备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并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而数学的知识都是较为枯燥的,逻辑性强,所以学生很多时候都存在积极性不足、兴趣缺乏的现象,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知识理解的不够透彻。
        例如在进行新人教版七年级教材中第一章第一节“正数和负数”的教学时,这一知识在小学阶段就是需要掌握的,已经打下一定基础,学生就会出现容易学习,而忽视课堂讲解,能短时间的完成学习,但却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扩展,没有很好的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结合生活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习的兴趣[1]。让学生更加自如的掌握知识,如每天上学都要进行走路,让学生讨论向一个方向走了-8米实际是朝着哪个方向走了8米?或是以水库水位上涨为例,标准的水库水位是60m,记录员每天的记载分别是+8、-5、+3、0、-7等数字,这些都代表水位的怎样变化呢?将日常生活中相关的数学习题有效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即引发主动思考,又能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高效学习。



        二、有针对性的设置课堂习题练习
        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习题设计时,首先要仔细研读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等影响因素,有效渗透和拓展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开展最佳的习题练习。习题要基于教材知识点,注重将各个知识点有机线接在一起,不断加大习题难度,形成系统化的学习流程,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发散思维,强化知识理解,形成更多的解题思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未知数解题”这一节教学时,对于其中的“相遇问题”,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描述教学场景,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促进学生直观理解,让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展现出来,然后理解教学内容,从而真正解决题目,逐步解题,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提高解题效率。
        三、强化引导点拨,优化教学形式
        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低下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教学形式单一,没有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上,对学生自主意识不够重视,二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缺乏,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形式,以学生为教学核心[2]。初中数学知识都是需要不断的练习作为辅助和巩固,教师一味的讲解只会降低学生的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应注重以引导教学为主,先讲解理论知识,然后直接进行习题练习,在练习的时候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找寻思路,适时点拨学生的错误,从而提高练习效率。课堂设计需不断优化和完善,以过程作为教学导向,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当学生遇到难度较大的习题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难题,促进良性竞争,发散学生思维。
        例如在进行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中“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模拟出一个调查的氛围,以学生自主调查为主,首先给予学生一个需要进行调查的内容,这一调查内容不宜太难,其次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始实践,根据自己的记录共同汇总调查结果,最后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让学生在切身参与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深化记忆,并发现生活中数学的价值,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对于练习课的巧妙融入,教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和趣味性,及时更新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结束语:综上所述,习题练习是数学课堂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所以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教师需认识到巧设习题的重要性,习题的设计应秉持着结合教材、学生情况、趣味性的原则,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础,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要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枯燥的教学内容赋予生活气息和趣味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叶伟红.设计有效练习,让数学课堂深度教学更高效[J].内蒙古教育,2020(15):26-27.
[2]陶新燕.巧设练习,奠定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基石[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03):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