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论下新时代农村家校共育的有效模式探索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罗洪亮
[导读] 家校共育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培育学生,教育的成果取决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在当前新时代的农村教育中应该加深家校共育的相关理念,同时还要相关模式的探讨,以此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本文围绕当前生活教育理论下新时代农村发展有效模式作出分析,以供参考。

罗洪亮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实验中学  广西  来宾  546200
【摘要】家校共育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培育学生,教育的成果取决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在当前新时代的农村教育中应该加深家校共育的相关理念,同时还要相关模式的探讨,以此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本文围绕当前生活教育理论下新时代农村发展有效模式作出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教育;家校共育;共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147-01

        引言:生活教育理论是当前教育的基本思想和主导思想,它是将生活与教育进行结合,通过社会与学校以及家庭三个方面加强对孩子们的引导,生活就是教育,生活与教育互相结合,这也充分说明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学习应该因生活变化而变化,从而推动教育的整体发展。利用生活教育理论开展的教育工作有利于学生终身受益,特别是在农村的教育工作中应该重视这一理念的运用,以此加强全面教育工作,有效落实教育方针,从而推动他们的全面成长。
        一、家校共育情况简述
        家校用于实质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培育学生,教育的成果取决于家庭方面和学校方面的努力,这样能够形成互补式的教育,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校共育的途径相对比较多,可以通过家长会或是利用现代设备形成社交,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这样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合作模式。大多数家校合作情况是根据学校要求展开,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为了配合完成学校的工作。多数情况下学校都占据主要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的家校合作共育模式很难长久运用,它作为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应该家长主动参与到其中,才能推动其有效运用,以此达到相应的目的。
        二、家校共育探讨
        当前在新时代的发展更应该重视家校共育模式的研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找到有效的共育模式,并围绕相应的主题玩具活动资源,以此调动家长的热情,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工作。
        (一)活动资源探讨
        活动资源是当前家校共育的主要载体,它关乎家长、学生以及学校三个方面,通过有效的方法将他们连接在一起,同时,需要重视活动资源的探讨,活动资源又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挖掘资源、扩大范围几个部分,具体分为以下几种:(1)家校共育的活动形式比较多,而且活动的目的也有所不同,教师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具体可以分为教育类、实践类、参考类等。


教育类在当前家校合作中比较常见,都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引导学生为主,家长和学生参与到其中,例如,教师可以开创一些教育主题的班会和家长会,让学生们和家长共同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实践类的活动一般是由家长引领学生展开的一种活动,在实践课堂中主角是家长,家长可以将一些比较基础的技能交予学生。参观类是指让家长协助教师展开的一种很多洞,家长可以利用自身的一些资源展开对学生的引导,从而帮助孩子们了解一些专业内容的知识。(2)善于挖掘生活资源。家校共育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形式,活动的挖掘应该尽量与当前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在实际的生活中学校方面应该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活动,让他们感受现实生活中的带来的快乐,如植树节植树、包饺子等活动。(3)扩大教育范围,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应该适当的扩大学生的教育范围,学校方面也适当的组织一些活动,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写作,以此使得教育进一步提升,可以定期开展一些运动会并邀请学生的家长参与其中,这样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二)活动中家长的角色探讨
        在当前家校共育的教导中,家长应该扮演不同的角色,为孩子们做好引导,以此促进他们不断成长,具体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引导者,家校共育的活动中家长可以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特别是一些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孩子们掌握更多的技能,以此促进他们不断成长。(2)管理者,家长作为当前子女的管理者应该重视对孩子们的管理工作,包括一些学习方面和德育方面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引导,以此促进他们不断成长。
        (三)家校共育中学校方面的引导
        家校共育活动离不开学校的引导与帮助,在活动中学生需要家庭方面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这样才能确保家校共育有效展开。活动开始前学校应该确定当前本次活动的角色,并根据设定的角色安排相应的工作。家校共育引导家长时候需要家长积极配合,同时还要让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从而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当前素质的教育理念下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家校共育作为当前比较重视的教学手段,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导。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新农村教育工作应该结合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理念,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并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活动的开展,并让家长根据不同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此促进他们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吴晗清,赵芳祺,程竺君. 家校共育现状及可能的改变:来自家长的声音[J]. 当代教育论坛,2020(01):80-86.
[2]康丽颖. 家校共育:相同的责任与一致的行动[J]. 中国教育学刊,2019(11):45-49.
[3]刘小洪. 家校共育的现状及提升路径[J]. 教育科学论坛,2017(08):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