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罗锦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罗锦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突破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原有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一教学方式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热情。

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罗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突破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原有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一教学方式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热情。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途径和策略
        引言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了解生活的过程,数学与我们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与数学相关联的事物,比如人们在逛超市时通过数字来了解蔬菜的价格,通过日历上的数字来规划自己的时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设计创新,生活化教学手段有效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这种方式一经采用便深受学生的爱戴,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概念
        数学教学生活化,通俗来说就是将数学的教学内容和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日常活动相结合,借助这个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这个教学模式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是这样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将要教授的知识安插在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场景里面,使得教学内容不再枯燥无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是一种贴近实际、能够自己独立运用的熟悉感,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并且使教学内容深深刻在学生的脑海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这种生活化教学的模式改变了以往枯燥的理论教学。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由生活实践展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针对现阶段的数学教学模式而言,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重点包括教师对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该思维方式的培养将为学生接下来的数学学习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生活化数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将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与数学逻辑思维的客观发展规律进行有机结合,并互相引用进行印证,运用数学思维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答疑解惑。这一步骤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与完善,综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接下来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留心观察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要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模式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对数学知识点进行讲解时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化的例子。
        (二)融入信息技术重现生活场景
        现阶段的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注意力不够集中,没有耐心去完成某一件事,所以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趣味性,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数学是一个具有抽象性与复杂性的学科,导致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相对困难。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已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信息技术已经与我们生活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认知能力来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来重现生活场景,利用信息技术中的视频、图片、动画、音乐来展示生活中的场景,使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容变得更加直观立体,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到数学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增设多样性的课堂活动
        小学生天性好动、喜欢游戏,因此,在课堂上增设游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容易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加之学生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的时候,学生能够打起十二分的精力完成游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才华的老师,最好能够将当天学习的知识编成一段顺口溜或者一段歌曲,使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朗朗上口,方便记忆。除此之外,进行角色扮演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角色扮演的方式和游戏有相似之处,然而,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并且真正地参与其中,从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角度上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由老师设置好一个扮演的情境,比如,扮演超市里的售货员和消费者,并且在这个情境中会出现数学问题,很好地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四)数学课堂教学结合生活化游戏
        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化的游戏内容对学生开展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众所周知,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游戏活动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机融合,这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方式。生活化游戏的特点在于与生活实践具有较强的贴合度,容易触发学生的心灵,而将生活化游戏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也势必会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同时,由于学生熟悉生活化场景,因而将生活化的游戏与数学教学相融合,也使抽象化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化,简化数学问题的难度,便于学生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用到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培养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实践的方式将生活融入教学活动中,利用课后作业来加强学生对课堂的知识重点与难点的巩固,加强生活与已有的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录红霞.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6):93.
[2]马培利.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6):85-86.
[3]张巧玲.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长沙会场)论文集(二)[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