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教学策略探究 朱跃荣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朱跃荣
[导读] 合作学习在当下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其以小组为单位,经由集体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并对自主学习及探究氛围予以有效营造,达到学习方式的转化,并使教学目标可得以更高质量地完成。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遵从学生特定的身心发育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推进学生实力的最大化展现,并对有效的学习经验予以获取。

云南省文山市秉烈乡老安寨小学 朱跃荣   663006

摘要:合作学习在当下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其以小组为单位,经由集体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并对自主学习及探究氛围予以有效营造,达到学习方式的转化,并使教学目标可得以更高质量地完成。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遵从学生特定的身心发育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推进学生实力的最大化展现,并对有效的学习经验予以获取。
关键词:小学 数学课堂 有效合作 教学策略 探究
        引言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要求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讨论并学习数学知识点,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教师应高度重视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优势,督促学生认真参与合作学习,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因此,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一、开展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合作,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活力,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目前,小学数学课本知识大多比较抽象,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感到枯燥,觉得数学很难,产生畏惧心理。对此,教师应采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方针,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发挥合作学习作用,让学生之间互帮互助,逐步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克服学习困难。调查研究发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因此,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教学策略
        (一)依据学生差异合理分组
        合作教学开展的效果取决于学生分组的合理性,所以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基础、认知能力等方面,合理划分小组,只有小组分配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学生才能在小组合作学习期间充分展现自我,发挥自身的个性特点,最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发展自身的数学综合能力。在具体的小组分配中,教师可以结合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分组的合理性:第一,确保各个小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协调组织作用,尽可能保持各个小组间的数学水平大致相同,组内包括学习优异、学习一般及学习较差的学生,确保小组内学生互帮互助,实现公平竞争,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第二,遵循男女搭配的原则,做到每个小组中男学生和女学生的比例均衡,促使学生发挥潜能,提升小组合作效率。
        (二)设置合作情境,增强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
        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将情境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有效结合。


教师在创建教学情境时,需将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作为基础,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布置教学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比如,在“位置和方向”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可将教室作为电影院,教师以小组为单元,对各个小组成员发放“电影票”即卡片,卡片中有座位号,要求学生在进入“电影院”时,根据“电影票”中的座位号找到作为,在找座位时,即可了解到位置和方向的知识。
        (三)精选合作内容
        对于小组合作而言,对于数学内容乃至问题的提出为其关键所在,学生可经由知识理解及问题解决获取完整的思维框架,并得出结论。以“条形统计图”这一内容为例,因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内容仅靠语言讲述或想象难以理解,故教师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条形统计图的内容乃至统计的过程予以直观呈现,使之更为立体和形象,给学生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复杂的内容,恰是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课程,因知识点较多,教师可针对某一主题进行相应的数据统计活动,比如说学生们喜爱的体育活动等,组员之间可以通过分工对统计方法及对象予以确定,进而进行统计图绘制,引导其组内讨论所观察到的内容,并进行组间的比赛,以此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提升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使其在小组合作与组间竞争中感知学习的快乐,同时提升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促进综合能力提升。
        (四)采用合作竞争模式来提升学习效率
        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授课,课堂是比较枯燥的,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而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公布各组的讨论结果时,小学生之间会相互比较和竞争,这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竞争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教师要参与进来,避免学生产生恶性竞争而违背合作学习的初衷。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对每个小组的成绩加以肯定,对于某个组的问题,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相应的,教师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此外,教师应注意定期对各小组进行测试,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设计不同难度的试卷,让学生共同参与阅卷活动,在阅卷过程中加强合作,交流经验,分析学习漏洞。例如,某教师在小组测试过程中,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设计了A、B、C三种不同难度等级的试卷。在合作阅卷的过程中,为学生分发参考答案,让学生互相交流,分析错误的原因,让优等生耐心指导学困生纠错,从而有效提高了合作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教学模式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知合作教学本质及其重要性,采取合作教学规避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期借助合作教学综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琴霞.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新课程,2020(44):150.
[2]包海兵.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119.
[3]潘海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合作学习[J].小学生(中旬刊),2019(1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