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张小辉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张小辉
[导读]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其核心点是努力实现素质教育和如何去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是两个很大话题,小学数学教育所能够实现的程度是比较有限的,这主要与学龄段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有关。

贵州省铜仁市实验小学 张小辉   554300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其核心点是努力实现素质教育和如何去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是两个很大话题,小学数学教育所能够实现的程度是比较有限的,这主要与学龄段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有关。从宏观上去看个体的受教育经历我们会发现,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非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也很看重数学应用,但揠苗助长的行为只会过早透支掉学生的能量,早衰现象便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下面本文将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一、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认识
        从学科属性上看,数学所蕴含的思想是十分深邃的,即便我们的教育只停留在数学应用这一表象层上,依然也会遇到很多需要我们去花时间和精力研究和探索的专业性问题,比如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联系各种生活现象,或融入多种生活性元素来提高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关于这一点,从教材设计上便能看出。但这种过于浅显的认识方式是很难能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价值与作用的,甚至会固化他们的应用维度。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老师过分参与进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这对他们思维的发展和多样化思维应用能力的形成是极为不利的,因为老师本身的思维维度也是比较有限的,我们只能把我们的经验告诉给学生,而我们的经验又是在前人的教育下获得的,那些在当时看起来不怎么靠谱的元素在教育发展中全部被剔除掉了,虽然这是教育向前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但有谁又能保证那些被剔除掉的元素不会给后面的教育带来帮助呢?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育,首先要认清教育现状、坚定好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决心,在保证大方向、方针不变的前提下,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前途下,尽可能放宽对学生的思想约束,最大限度去释放他们的天性。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几个方面
        (一)基于教材内容本身的课堂教学改革
        正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教材是联系教育者与学习者最为重要的媒介,基于教材内容本身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将注意力放在领会编者意图这个层面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已表现出的内容上。
        数学教学过程,其实是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老师需要能树立起整体观念,即从教材整体出发,去分析每一个部分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所处于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圆》一课时,教材第55页提供了一大幅“广场画”,这幅图究竟有什么作用?教学中应如何出示?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怎样的问题?看过它,学生就能认识到什么是圆了吗?这些都是老师在正式教学前需要思考和弄清楚的问题。
        (二)善于鼓励学生主动发现教材的不足
        教育和教学内容不应该只由教育者和专业的教材设计人员来决定,作为学生,他们是有权利选择自己接受怎样的教育的。虽然当前各省份和地区均开发出了自己的教材,但无论怎样去联系实际,教材始终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以及简约化特点,如果我们进一步缩小观察范围会发现,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内容都无法令所有人满意,但我们的教育却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考虑到当前的教材还无法提供详尽的学习材料,也不能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我们需要鼓励学生善于、敢于、勇于去发现教材的不足,并要求他们能够提出相应的建议,这本也是培养他们思维能力的一种方式。而对于老师来说,在这样的前提下,绝不能像从前那样照搬照套,更不能被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所束缚住,而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遵循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主动驾驭教材,合理调整教材,对教材进行教学法的加工。在使用教材时,我们既要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
        (三)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将取决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如果从实验的角度分析教学设计,那么课堂中的学生情况就是自变量,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案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调整等都必须随着学生这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还以《认识圆》为例,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去理解和认识什么是圆、圆有哪些好处等等。
        结束语: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总结。联系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来完成课堂教学改革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认清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为了“用”去培养学生成才,还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完成自我实现这一人生目标,这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教育教学宗旨的确立。
参考文献:
[1]陆凯迪.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01):44.
[2]汤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析[J].学周刊,2020(36):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