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提升途径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赵帅民
[导读] 在新高考模式下,重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他们能灵活应用知识。因此无论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优化,还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都尤为重要。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中地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提升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河南省渑池高级中学(河南 三门峡)赵帅民   472400

摘要:在新高考模式下,重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他们能灵活应用知识。因此无论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优化,还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都尤为重要。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中地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提升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提升途径
        引言
 在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实践过程中,核心素养体系是处于基础地位的,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为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更好地落实到地理学科日常教学中,作者所在课题组,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开展调查问卷、行动研究等方式,课题组在得出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途径等结论时,还对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成长必备素养、知识储备、专业能力、专业态度、专业精神等进行了研究,认为当下中学地理教师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虽然现在教育界正在不断创新和改革,但是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依然禁锢着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去教育学生,这就使得地理课堂低效化现象十分严重,而且还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热情[1]。虽然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地理提出了相对应的课程要求,并且明确要求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及学习兴趣,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会把学习理论知识作为重点,着重讲授一些考试内容,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更严重的是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十分容易让学生降低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与新课改的要求相违背。
        (二)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
        不少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都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互动、交流,这就很容易产生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从而导致课堂氛围变得压抑、被动,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除此之外还会很大程度上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得学生对地理产生畏惧感。学生对教师产生距离,就会使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打消向教师寻求解题思路的念头,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还有就是教师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面对关系疏远的教师,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会有所下降,十分不利于地理教学。
        二、高中地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一)提升专业意识
        专业意识是指教师专业成长意识。专业化成长是教师实现职业化、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参加问卷调查的160多名中学教师中,课题组发现,9.3%的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对专业化成长概念认识模糊;56.6%的教师对专业化成长认识狭隘,他们仅从知识的掌握和传授的角度去认识教师专业成长,认为掌握丰厚的地理学科知识就足够了。学生发展核心体系的提出,标志着教学变革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了“核心素养时代”。要适应这一变革,实现专业发展,中学地理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还要不断提升自身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技能。


课程开发能力是教师的核心能力,依据地理新课程标准,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为圆心,立足学校周围环境,立足学生生活实际,立足地理学科发展,有机整合教学资源,对现有地理课程二度开发和生成,让自己的教学“接地气、聚人气”。教学技能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拥有符合现代教学趋势的教学手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获得学生更好的反馈。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在教育大改革这一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当前学生的发展已经不相适应。因此,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树立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的教学观念,并且还要将这种教学观念融入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另外,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师的教学观念核心为注重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等内容。因此,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进程中,要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诉求,制定一些突出学生主体的教学策略,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地
        (三)熟悉教科书中的单元活动内容
        部分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单元活动主题、类型和特点等基本情况,会影响到教师有效使用教科书的程度。单元活动中涉及地图法、地理信息技术方法的运用,以及地理户外实践活动的开展等。为更有效掌握教科书中的这些内容,教师可采取高观点策略,学习地理学中的相关内容,增进学科理解[2],从而提升理解和分析地理教科书的能力。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反复研读教科书与教师教学用书等,分析教科书的表层系统和深层系统,挖掘教科书的设计意图,提升对单元活动的了解程度。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移动设备的普及,不难发现,现阶段多媒体被广大教师重视并应用,可见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地理教学工作中,如地球运动的学习,包括昼夜更替、东升西落、大气压等,这些知识相对较为抽象,学生难以快速理解并消化,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将限制在平面空间内的知识转换成三维立体内容,如地球是一个球体,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去认识地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必须要及时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借助学生的平时练习或者是课堂上学生的反应等现象,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要及时地改进、创新讲课方法以及内容,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家辉.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策略[J].地理教学,2020(14):4-7.
[2]翟玉华.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高考,2020(30):4.
[3]姚慧.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行为评估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0.
[4]罗明军.CK视角下支教帮扶边境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以广西靖西民族高中地理组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11):8-11.
[5]张芳慧.高中地理教学中图表选择及其信息呈示方式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注:本文系2020年度三门峡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新时代高中青年教师专业提升途径的研究》(课题编号:2020SMXJKS-167)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