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陈幼美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陈幼美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突破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原有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一教学方式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热情。

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普贤小学   陈幼美   3622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突破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原有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一教学方式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热情。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途径和策略
        引言: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了解生活的过程,数学与我们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与数学相关联的事物,比如人们在逛超市时通过数字来了解蔬菜的价格,通过日历上的数字来规划自己的时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设计创新,生活化教学手段有效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这种方式一经采用便深受学生的爱戴,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时期的学生受生活经验、教育背景、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很多事情难以形成一个具体的认知理解。数学学科属于理科的范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于概念性的知识难以充分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将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兴趣,让学生发现数学学科的实用性价值。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符合这一时期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2.1生活问题引发学习热情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例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重要的教学资源来源,还能够极大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中有太多他们还不理解但是可以从数学角度来加以认识的事情。只要把握住这一点,就能为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开一个好头,也有利于教师深刻理解生活化教学的优势,鼓起开展生活化教学的信心。为此,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情境,积极寻找这些情境与数学知识之间的结合点,然后对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地改造,从而使得师生双方都能对小学数学的生活化建立起新的理解。



        2.2在数学课堂中创建生活化教学情景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教师直接授课的方式,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将知识的重难点通过直接传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作为学习的受教育者被动地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导致学生无法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学生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升级,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过时,这种传统守旧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初中生的教育需求。针对这一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开展轻松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并且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用到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去,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手段一经采用便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青睐,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效率。
        2.3创新教学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必须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小学生喜欢和他人一起学习或者是做游戏,这就说明学生喜欢一些集体性的活动,这样的活动相较于枯燥的学习而言更能吸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学习,将学生分为学习兴趣小组,布置一些生活化的探究任务,通过组员之间的合作找寻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干涉学生,需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要及时给予帮助,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提示,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2.4由生活实践展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针对现阶段的数学教学模式而言,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重点包括教师对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该思维方式的培养将为学生接下来的数学学习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生活化数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将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与数学逻辑思维的客观发展规律进行有机结合,并互相引用进行印证,运用数学思维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答疑解惑。这一步骤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与完善,综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接下来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具备更强的生活技能,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参考文献
[1]李云梅.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启迪与智慧(中),2020(01):44-45.
[2]许惠娟.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读写算,2019(36):55.
[3]荆研科.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教育现代化,2018,5(47):383-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