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成长型思维模型的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喻晓玲
[导读] 所谓成长型思维模型就是:通过坚持、努力及专心致志地学习,一个人的智力将得以成长或发展。简单来说就是,智力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通过训练塑造的。

贵州省大方县文惠实验小学     喻晓玲

        所谓成长型思维模型就是:通过坚持、努力及专心致志地学习,一个人的智力将得以成长或发展。简单来说就是,智力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通过训练塑造的。因此,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核心思想是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坚持不懈、受到激励都能成功。农村教师是农村学校复兴的生力军,也是整个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承载者。我国有农村教师数百万,肩负着教育亿万农村学生的使命,更担负着改善农村人口素质的重任。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于乡土情怀的农村教师队伍,就要充分调动农村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其中教师成长型思维模型的构建尤为重要,使他们把自我发展与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结合,以高度的自觉促进自主发展,实现自我超越。
        一、当下乡村教师的现状
        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双重制约,外在因素是变化的条件,内在因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积极主动的改造与构建过程,而不是被动、强迫的过程。但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农村教师自主发展面临许多困境。一方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取向使农村教师面临专业身份认同危机;另一方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城市取向使农村教师丧失了应有的话语权,长期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形成的城市本位的教育发展取向,使农村教育基本复制城市教育发展模式,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亦不例外,不管教师身处农村还是城市,也不管学校学生的多少、班额的大小,农村教师必须向城市教师学习,城市取向排斥农村教师的语言编码系统,面对各类教育专家和城市学校教学名师的话语霸权及教育行政的强势话语,农村教师丧失了话语权。农村教师话语权的丧失不仅对整体提升教育质量带来阻碍和困境,而且由于教师无法表达或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愿望或意见,他们就很难积极努力、富有创造性地去教书育人。
        二、成长型思维的教师队伍构建的策略
          (一)建立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人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马克思说过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学校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发展 自我,努力改变教师的工作、生活方式,营造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浓烈的学习氛围,形成 “你在学,我在赶,他在超”的氛围。让每位教师身置其中的都感觉到学习充实的快乐,进而形成一种内驱力,主动地、自觉地去学。让学习成为广大教师课余生活的重要部分,把教师从麻将、股票??中拯救出来,激励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进而改变教师队伍现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结合实际,引导教师学习。在团队中提倡 “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引导大家结合教育教学 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有效的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讨论,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又极大地激发教师更强的学习欲望。这样,学习与教师的 日常工作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实质上就是在有效地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二)构建起全员学习网络。
        只有构建起全员学习网络,才能真正意义上形成学习型教师队伍,并把这种学习网络作为学校建设的头等大事。学习网络的构成有 “学校——教研组——个人”三级学习。其中,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是最关键人物。
          (三)建立激励机制,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
        1.建立奖励机制,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促进教师发展。


评价过程以教师的发展为核心,以教师互助评价为主要,以发展教师个性为理念,以促进教师未来的发展为目的,鼓励教师 自我超越,在不过于强调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
        2.在教师互助评价的基础上,并辅助以适当的奖励,如:向参加学习的人颁发证书;对通过学习获得技能的人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职称评聘、岗位竞聘等给予加分) ;在大会上给予表扬和肯定:在学习时给予肯定;对团队和个人取得的学习成绩予以表彰奖励;在管理和团队召开的会议上安排时间汇报学习经验等。
         (四)夯实教科研培训,为教师搭建科研平台
        学校是教师的工作站,也是教师的研究所和培训部,构建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教科研培训模式,是教师教学实际需要,是教师面向未来发展的成长需要,是发挥教师群体效应的需要,可以有效地形成团体学习的良好局面,促使教师人人都成为赢家.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沿着学、听、比、写、研五条途径来开展教科研培训。
        1.学。学习是提高的基石。①向书本学习。学习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理论等,以拓展 自身的知识面、丰富理论基础、获取宝贵经验、储备文化底蕴。②向同行学习。乐于向同事交流研讨,虚心地聆听同行的汇谈、讨论,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③向学生学习。学会蹲下来审视我们的学生,与他们交朋友,听取他们的心声,读懂他们的个性特点,有效地调整我们的教育教学,以更好地服务学生、教育好每一个学生。④向家长学习。与家长建立友善的真诚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他们一同探讨教子的良方。⑤向社会学习。鼓励教师走进社会,了解各行的发展情况及对教育的需求,以更好地调整教育教学,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2.听。要求教师必须深入课堂进行听课,一方面要提供教师听课的机会;另一方面要规定教师听课的数量和听课的质量,要求写好听课记录,学会客观科学地评课。
        3.比。要开展业务竞争,促教师成长,如: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设计竞赛、备课比赛、优质课竞赛等。
        4.写。这是教师总结提升的关键。鼓励教师写教学札记、教学论文、案例分析等。
        5.研。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这是促进教师进行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根本途径。
          (五)充分发挥学校的管理作用
        学习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及运作,没有一个相应的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根据学习型教师队伍的特点 ,在促进教师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学校管理尽量做到:
        1.建立共同愿景。
        学校的共同愿景涉及学校组织个性化的教育理念、长远的和近期的办学目标,它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乃至学生的共同理想,是发自内心的意愿;是学校传统的提升,也是学校精神和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教师的个人愿景是指教师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能否达到个人目标、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学校共同愿景虽然不等同于教师个人愿景,却是从个人愿景中汇集而成,共同愿景必须构建在个人愿景之上,学校共同愿景的实现过程也是教师个人愿景实现的过程。
        2.建立民主、开放、和谐的团队氛围
        学习型教师队伍的形成与学校管理的开放度、自由度有着紧密的关系,而管理的开放度和自由度由于管理者的工作作风和管理制度密切联系,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的关键是为教师创造一个人人参与的、互动的、平等交流的平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