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变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甘彬彬 黄 涯 陆桂圆
[导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从一穷二白,再到发展建设成全面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百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广西南宁  甘彬彬   黄 涯   陆桂圆   530100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从一穷二白,再到发展建设成全面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经济结构体系发生深刻变化,从落后的农业国演进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城镇化稳步推进,东中西协调发展,公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共生共荣,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在世界发展变化中,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阶段提出与目标,以及共产党坚定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结合自身的国情条件做出调整的政策。
关键词:全面小康社会;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公有经济。
        中国现代历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打开了中国封闭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结束往后,中国共产党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
        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以及“那位老人手中的一支笔画了一个圈。”这句话描绘了邓小平将南海一片地带化为经济特区的事件,我们称之为1979年的“春天的故事”。
        深圳的特区,以国家的“优惠条件”为基础,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到中国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等等,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开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阶段的辉煌历史,由此为中国即将开展的一系列改革开放的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基础。
        由改革开放带来的一系列,先后成立的六个经济特区,以及从沿海的开放再到内陆的开放,就是由海上贸易到丝绸之路;再由深圳这一个“窗口”到现在全中国的经济全面发展的新面貌,改革开放发展后的经济面貌进一步取得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状态。
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作为前无古人的创举,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紧密相连的。由一开始学习苏联的经济体制制度,到苏联共产主义做总指导,从不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一味的理想化导致偏离国内的发展情况,导致国内恶化的状态更为严峻。以苏联的失败作为案例总结和探索,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一种既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方向的制度模式。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对内部进行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放,即对外部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阶段:
        (一)目标探索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由南方谈话的背景,由于两种不同体制导致新旧利益格局的冲突和摩擦日益加剧,经济运行出现日益严重的失序;宏观经济运行格局与态势在双重经济体制之下的运行中积累的不健康因素逐渐增多,经济逐渐趋向过热化。

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3年“治理整顿”。
        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体制应该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过程。
         (二)框架构建阶段
        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到本世纪初。以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进入新体制基本框架的构建阶段。
         (三)体制完善阶段
        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改革开放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这一阶段,至少将持续到2020年。
        二、实质意义:
        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各阶级人民的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发展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总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历史潮流,世界经济的难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做到独当一面;建设开放的世界经济,为解决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愈演愈烈,治理赤字、发展赤字、信任赤字有增无减,世界经济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上升的问题。我们要在大变局中,始终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结合并举,我们始终要跟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共产党走,发展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走这条道路的自信来源于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多年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民族气节。
参考文献:
[1] 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社会发展伟大飞跃 中国日报网 07.02
[2] 国家发改委五方面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成就 人民网 08.29
[3] 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王治东2019.10.16
[4]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张建平 沈博 2018.05.15来源:人民网-理论
[5] 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成就与“中国名片” 人民论坛网 05.29
[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18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五章邓小平理论86-116页
[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303-313页
[8]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