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初中数学课程中融入德育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吴茜
[导读] 初中阶段是中学生思维发展与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德育十分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应该将德育植入课堂教学,以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合格人才。

蒲城县尧山镇翔村九年制学校   吴茜  715500

摘要:初中阶段是中学生思维发展与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德育十分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应该将德育植入课堂教学,以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合格人才。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在初中数学课程中融入德育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教学;策略
        引言:数学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载体,是培养学生德行的主要活动。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驱动下,不少数学教师开始探索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德行。但是,到目前为止,部分教师还在使用传统说教的教学方式,违背了德育特点和要求,甚至引起了学生对德育教学的排斥,导致学科德育教学效果不佳。德育融入学科教学讲求润物细无声。
        一、渗透数学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德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学科发展史,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尤其是数学发展史中出现的优秀人物的事迹,以及他们在数学研究过程中付出的艰辛与作出的贡献。这样不仅可以感染学生,而且能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查阅数学资料,了解数学史上数学家的故事,以及他们取得的成就。这些资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家们的艰苦奋斗和爱国主义精神。比如,教师在讲解“圆周率”知识点的时候,可以为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之后,结合课下收集到的文献和资料,对学生展开细致地讲解,让学生明白祖冲之提出的“圆周率”要早于西方国家一千多年。通过这样的真实案例,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先人的伟大,明确我国在世界数学史上所获得的成就,从而全面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其他数学家的光荣事迹来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将其作为榜样,进而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再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华罗庚先生的经历,让学生知道,虽然条件十分艰苦恶劣,但华罗庚依旧坚持对数学知识进行论证和研究,积极推广数学统筹方法。华罗庚的经历,充分体现出了他的爱国情怀。借助这一事例,学生能够被深深感染,全面拓宽知识视野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二、利用有代表性的生活素材。



        教师还可以合理挖掘利用生活中一些好的素材和原理,尤其是那些能够为德育提供辅助的教学内容,这可以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并且能够建立学生积极正面的价值观.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十分普遍,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有代表性的教学实例,透过这些内容的引入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点,体现数学课堂上德育的渗透效果.教师可以从教学主题出发,广泛搜集利用一些好的生活化素材和资源,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共鸣.这不仅可以让数学课的学习趣味性更强,学生的整体感受也会更加充分,这才是将德育融入课堂要达到的综合培养效果.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人民大会堂、蝴蝶、蜻蜓等图片。这些建筑物与动物图片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能在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原型,从而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含着很多的数学知识。这让学生感受到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知美、识别美、体验美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创造美,让他们用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增光添彩。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创造美。
        三、利用数学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德育因素是将德育教学融入数学教学中的基础。数学教材不仅是数学知识的载体,还是德育因素的载体。在开展初中数学德育教学活动前,教师要先分析教材,深入到教材中挖掘德育因素,借此夯实德育教学的基础,驱动学生的有效发展。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知识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因为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知识涉及点与位置的关系,于是教师可以把几何中的“点”与代数中的“数”联系到一起,然后再探究其一一对应的关系。“两个坐标点可以确定一个点的平面位置”这一个知识点中就蕴含着哲理,教师可以利用其启迪学生:生活中的每个人就像坐标系中的点,当我们踏入纷繁复杂的社会时,也像平面内的一个点,每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定位是由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决定的,而确定这个位置的高低的,往往是后天因素。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应该对如何给人生定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自己的态度,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人生理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德育教学融入数学教学,是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必然选择。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要立足德育教学的特点,联系教学需要,以多种策略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开设第二课堂,使学生通过体验一系列的数学活动,既能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掌握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又能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如科学严谨的数学态度、坚定不移的数学品质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正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J].知识窗(教师版),2020(07):54.
[2]胡文涛.德育与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J].吉林教育,2019(08):46-47.
[3]郑杰阳.如何在初中数学课程中渗透德育教学[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08):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