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2期   作者:周皎皎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目的中,培养学生阅读表达思维能力占重要地位
        周皎皎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213161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目的中,培养学生阅读表达思维能力占重要地位。小学生需要从幼儿园语言启蒙教学中过渡到小学自主阅读学习阶段,这就需要语文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进行有意识的阅读技能培养锻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主要就是让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阅读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有针对性的强化自身语言思维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实际有效措施切实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高效培养。阅读是利用语言文字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活动,小学语文阅读是小学生获得书本信息、丰富学习知识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现阶段的素质教育不断地在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变得更强,但情感方面的教育却远远不够,因此本文就对此进行一些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
        阅读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最直接的手段,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核心内,,尤其是小学阶段。通过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强化对字词句的理解能力,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本篇文章首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进行阐述,从教学理念问题,教学方式问题两个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阅读的过程不是把字读出来就可以了,它是一个思考、记忆的过程,能够很好地培养语文思维。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教学中,教师需要综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通过自己长期的教学研究,发现当前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相对不足,难以有效理解文章知识中的知识内涵。因此,教师按照“新课改”的教学思想,进行综合性的教学内容设计,希望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鉴于此,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足教材内容,进行综合阅读训练;课堂互动活动,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教学融入情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浅谈。
         一、立足教材内容,进行综合阅读训练
        在教师指导小学阶段的阅读理解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学习需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内容设计。因此,教师立足于语文教材内容,为学生们设计相关的阅读分析性题目,使之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为高效的阅读分析,从而切实提升其对于语文文本内容的理解水平。故而,教师结合自己对语文教材知识的分析,以及当前学生们阅读理解能力上的欠缺点,进行了更为综合全面的教学指导,使学生可以按照教师引导的思路,进行整体性的阅读分析,从而使自己对文章阅读理解有更清晰的认知。基于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的综合性阅读问题,可以从多个侧面进行教学指导,进而全面提升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内容时,就可为学生们设计相关的阅读任务和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分析训练,使其能够切实提升自己对阅读内容的深层次理解。所以,教师提炼出课文中的语言对话内容,要求学生们结合当时的背景知识,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特点等,进行有效的阅读分析思考。通过教师不断转换问题的提问方式,可以使学生有效提升自己的综合阅读能力,进而全面增强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水平。教师利用教材中的相关文章进行有效的阅读综合设计,可以使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课堂互动活动,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必然离不开长期有效的阅读分析。所以,教师为了能够使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决定为其设计互动性的教学课堂,并创办相应的阅读活动,使之能够调动学生们的阅读交流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也正是因为教师设计的阅读活动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就自己的阅读理解进行交流,并深入分析其他人的阅读体会,从而切实改善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学生们在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之后,便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交流,使学生能够通过集中有效的阅读沟通,真正理解当前的阅读内容根本。此外,教师可以在学生们进行阅读讨论期间,为学生设计相关的阅读分析问题,并针对学生们集中讨论较多的知识进行深入的讲解。也正是因为有了教师设计的阅读交流活动,可以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综合性的优化和提升。
         三、教学融入情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摘录了很多古诗词,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并没有要求学生掌握太多有关古诗词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强迫学生背诵古诗词,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自然而然、情不自禁就可以背诵下来整首古诗,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慢慢感受其中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泊船瓜洲》内容时,作者王安石在途径瓜洲时顿觉万般思念家乡,有感而发写下千古流传的名作。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自己身处异地他乡,有一天突然来到自己家乡附近,你们会有什么想法?很多学生说会想家,想赶紧回去。接着教师再接着问:就算离这么近但依然不能回家,你们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有的学生说觉得很失落,有的说觉得很孤独,还有的说感觉身不由己。教师在讲课之前就已经将情感铺垫好,当教师开始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以及京口和瓜洲与王安石之间的关系时,学生就已经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思乡之情,尤其是讲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分析完整首诗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作者的情感大声朗读古诗,然后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朗读的最好。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已经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完了古诗,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同时阅读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所必备的能力。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任务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行为,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获益。随着有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提出,学生在课上有限时间内的收获,包括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以及情感得到的熏陶等,逐渐得到教师的重视。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高效的阅读教学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快速提升的重要教学目标,就要站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角度,根据小学生的基本特点,优化课堂阅读环境,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并结合高效的群文阅读教学法,帮助学生实现文本阅读积累,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语文教师的高效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素养水平,同时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章志兰.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9(2):124-125.
        [2]张莹莹.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28.
        [3]任桂娟. 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 583(01):49-50.
        [4]于昀. 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探讨[C]// 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二). 2020.
        [5]康玉珍. 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0, 000(001):P.61-61.
        [6]孔亚娟. 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35):P.84-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