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2期   作者:周明丽
[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随之而来的是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小学语文提出了新的要求
        周明丽
        湖南省桂阳县茶红学校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随之而来的是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小学语文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分别从“精心设计教案,提升教学质量”“信息技术教学,加深学习印象”“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氛围”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字:设计教案;信息技术;课堂气氛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依旧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再加上学生的课堂兴致不高,这就导致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非常低下。为此,任课教师要有意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贴合教育发展的潮流,采取学生所喜欢的、学生所欢迎的教学手段教学,来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帮助,进而为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另外,任课教师也要有意识提升教学要求,将教学任务放在首位,根据学生在课堂之中的学习状态进行灵活地调整和整改,这样,当学生的学习状态较好时,就可以进行重点教学,当学生学习状态较差时,就可以进行普通教学,从而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设计教案,提升教学质量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第一步,更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第一步。正因为如此,任课教师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在课下做好充足的准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合理布置教学时间,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来提高课堂宝贵时间利用效率。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也会有明显的提升和改善。
        如学习《坐井观天》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新朋友。一位是青蛙(将图片贴到黑板上),另一位是小鸟(将图片贴到黑板上)。小鸟在天上,青蛙在地上,这两个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板书课题“坐井观天”。指导书写“井”和“观”,指导“井”字:“井”字是独体字,在书写时找准接近横中线的“一"和接近竖中线的“丨”的位置,就能把“井”字 写好。这样,激发学生兴趣, 结合题目特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经验 和字形特点,正确使用生字。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明确了阅读目标,思考其中的道理。最后,默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______”画出青蛙说的话,用“﹏﹏﹏ ”画出小鸟说的话。

(加深对于课文的认知,提升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教学,加深学习印象
        信息技术教学的使用不仅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为此,任课教师可以采取信息技术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之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使用能力。这样,学生在音频和图像的双重刺激下学习,就会大大强化学习印象,为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如学习《雪孩子》为例,首先任课教师出示ppt,引导学生加以学习课文内容。出示木柴图片,学习“柴”字,强调翘舌音。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知道“柴”与树木有关。理解“添把柴”的意思就是加把柴,积累词语“添加”。学习“旺”字。教师提问: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个字?(预设:商品、店名、对联等。)随即,出示提问预设,引导学生加以学习。预设1: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预设2: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学生总结:体现出血孩子的急迫。
        三、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氛围
        经了解,以往的教师经常采用“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进而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动力和激情。因此,任课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方式,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通过互动提升教学氛围。
        如学习《大禹治水》为例,首先任课教师要求学生自信阅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洪水带给百姓的痛苦,为讲述故事作铺垫。通过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表现出人们的痛苦的有哪些句子?学生回答:①“很久很久以前”可以拖长,让人觉得时光倒流,回到几千年以前。②读到“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仿佛看到了滔滔的洪水……③着重强调了“无数的灾难”,听得出你们很为那些百姓难过、担心呢。那课文讲解了哪些事件呢?谁?怎么治水?结果怎样?(鲧筑坝挡水,治水没有成功。)等等。这样,可以增强师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
        总而言之,想要提高班级教学质量,任课教师和学生就要付出相应的努力,像精心设计教案、布置作业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等,学生也要端正学习态度,积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除外,学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之中一定要避免出现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情况出现,时刻保持知识学习的连贯性。只有这样,学生和教师才能共同进步,才能共同构建高效课堂,才能获取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罗剑宠.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310-310.
        [2]李茂林.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6(32):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