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2期   作者:周晓丹
[导读] 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展开语文学科的学习
        周晓丹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第四小学 1616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展开语文学科的学习,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情感进行升华,由此产生新的品质。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有着全面的发展。为了做到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而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教育。教师要明白一点,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其能够起到调控作用,熏陶作用和审美作用。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小学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教育,他们首先要对情感教育的定义展开研究。那么什么是情感教育呢?其就是教师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货所能积极变化的教育。 为了落实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与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进而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激发和升华。这样的话,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就能够获益匪浅。
        一、尊重学生想法,发挥调控作用
        小学生的情感具有不稳定性,他们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和肯定,这样就能有效调控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展开语文学科的学习。因而要想顺利地落实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对教师的情感教育有着积极的配合态度,教师也因此能够让自己的情感教育有着较好的效果。例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一篇童话故事,笔者在课前设计教学计划的时候就会遵循学生的想法。大部分学生都想要用表演的方式去呈现该则童话故事。因而笔者就在课前将学生进行了分组,并且在课堂上给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留出表演的时间,看哪一个小组演绎得更加生动。要想让小组成员之间有着融洽的相处,笔者在分组的时候除了考虑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外,还会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选择权。笔者会在课前进行分组结果的公布,然后学生就需要对该篇童话故事进行研究,进而挖掘每一粒小豌豆的特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学生会有着积极的情感,因为笔者尊重了他们的想法,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的好胜心就会被激发,他们也因此会积极地表现自我,并在此过程中收获语文知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发挥熏陶作用
        情感教育具有渗透性,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所体现。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他们沉浸在教学内容所承载的情感中,进而将之内化为属于自己的情感。为了做到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为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

此时教师就需要对信息技术展开合理的利用,因为小学生有着简单形象的思维,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形象的视频以及悦耳动听的音乐更能使学生沉浸其中,受到熏陶,并因此激发自己的情感。例如:在进行《爬天都峰》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中,笔者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励下,坚定信心和战胜困难的。此时笔者就需要让学生意识到爬天都峰的艰难。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爬过天都峰,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通过作者的描述感受到爬天都峰的艰难。因而笔者就会在课前搜集天都峰的图片和视频,并且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利用多媒体生动地呈现给学生,进而为学生营造出爬山的氛围。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天都峰的高和险。此时笔者就会为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你们觉得爬天都峰艰难吗?为什么?”学生需要回忆自己以前爬山时的场景,然后结合自己所看到的图片和视频来进行问题的回答。
        三、有效德育渗透,发挥审美作用
        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其加以利用,进而有效落实情感教育,让其发挥审美作用。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具体该如何操作呢?此时他们就可以结合课本教材确定审美对象,在此基础上挖掘更多与审美对象有关的素材,进而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促使学生展开情感的升华,将其内化为属于自己的品质。这样的话,小学语文教师的情感教育就能够顺利地得到落实。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篇文章中的主人公周恩来就应该是笔者所确定的审美对象,笔者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其展开深入分析。因而在课前笔者就会让学生审视自己,挖掘自己读书的意义。然后笔者就会让学生去搜集周恩来的更多资料。笔者则会去搜集更多拥有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的人物事迹。在课堂教学的时候,笔者首先会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读书的意义,并且分析周恩来在该篇文章中的形象。在此基础上,笔者则会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让学生意识到远大志向的重要性。然后笔者就会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想,并且思考如何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在此过程中,笔者就会让学生结合所看到的资料去选择一个偶像,并且向其进行学习。这样的话,笔者就能够顺利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总而言之,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是一个有着自身独特情感特征的群体,需要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过程中进行情感的体验和升华,进而让自己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挖掘语文课本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资源的扩展,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进而顺利地落实情感教育,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这样的话,小学语文教师就能够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让自己有着更高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蔡剑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17(08):50.
        [2]张从权.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研究[J].情感读本,2017(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