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2期   作者:字龙金
[导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变成了新时期教师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
        字龙金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芒汀完小

        摘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变成了新时期教师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笔者在本文通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主要从“立足数学文化内涵,培养数学思想素养”、“注重学生能力发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注重数学实践活动,增强知识应用能力”这三个策略,讲解了如何让数学核心素养更好的渗透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策略

        
        小学数学这门课程里面的知识结构有序,并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较高的要求。这门课程的学习,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更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和推理数学问题,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最终可以获得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以及关键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自身的主要教学目标,让学生各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培养,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可以成长为当前社会所需要的素质型人才。
一、立足数学文化内涵,培养数学思想素养
  数学文化知识是组成数学教材的基本构成,同时也是学生获得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立足数学文化内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素养。具体来说,教师要深度挖掘数学教材上的内容,并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数学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可以形成敢于质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时、分、秒”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还记得2010年12月31日晚上12点59分,嫦娥1号发射的情景吗?在这个场景中还藏着一些数学知识呢,想再次来回顾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吗?让我们跟着指挥长一起来为它倒计时加油吧!”通过嫦娥1号发射的事件,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祖国繁荣,以此促进学生可以以祖国为荣的情怀。这时候,教师可以播放发射倒计时时刻,并且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让学生寻找其中藏着的数学知识了,留出学生自由回答的时间,由此引出秒的学习。其次,教师可以再对学生说:“刘翔在奥运会上用12秒91的成绩夺得了男子110米栏的冠军,这个里面有包含秒吗?”通过此事件让学生形成分秒必争的科学学习态度,以此来进一步让学生认识秒这个单位。最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并且从此正式进入到本节课内容的学习。


二、注重学生能力发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将数学教材以及教师作为课堂上的主体,忽视了学生本身数学学习能力的成长和发展,这容易让学生丧失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意识。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发展,培养学生形成更加良好的数学自学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针对数学知识提出与其相对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而突破数学重难点。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测量”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复习复习米和厘米,并且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让学生通过动手的方式进行复习,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那么,想一想,我们的数学教材厚度大概是多少呢?”并且让学生再次动手测量和验证,由此引入新单位的学习。这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一定的讨论时间,让学生之间相互研究引出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最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建立一毫米的表象,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加正确的认识这个单位。
三、注重数学实践活动,增强知识应用能力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是为了服务于生活,小学数学亦是如此。若是能从社会性的角度出发,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出教学要求,这是展开探究教学的关键之处。一直以来,传统重知识轻实践的课堂教学理念深深影响着广大教育者,也就出现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的课堂现象。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教材的具体内容设计相对应的数学实践活动,以此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意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倍的认识”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开展以下数学实践活动:“在美丽的森林深处,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自由快乐地生活着,这里有灿烂的阳光,丰富的食物。在一片美丽的草地上,一群活泼的小兔子正在吃萝卜,分别有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想一想,这些萝卜间有什么关系呢?”由此来引导学生这些萝卜数量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可能就会发现:“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这时候,教师还可以继续鼓励学生,使学生找到更多的数量关系。最后,教师就可以在学生找到的数量关系基础之上,开展本节课内容的讲解。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学核心,并且从不同的方面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成长的培养策略,让数学核心素养可以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好的培养,从而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文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7):84-85.
[2]李美莲.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7,8(07):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