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英
西省咸阳市车站小学 陕西省 咸阳市 710000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尽管英语教师教的科目是英语,但所有教师的任务是教育人民。因此,在学科教学中,他们必须肩负起教育人的重任,将德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本文阐述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实策略,旨在提高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关键字:小学英语;德育渗透;教学战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是一门语言和文化学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在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在中小学德育课程整合实施指南纲要中指出,英语课程可以使学生理解不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理解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欣赏和识别美丽的事物,并形成健康的审美品味和正确性价值观和积极的道德情感。可以看出,德育是英语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小学英语道德教育教学存在一些困难。要么忽略道德教育,要么故意对道德教育进行道德教育,这纯粹是点对点的思想教育。因此,作者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着眼于德育的渗透点和德育方法,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健全的人格。
1.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要素,渗透德育
教科书是美德的载体,根据教科书挖掘道德因素是对道德进行分类的前提。小学英语教科书是使用主题思维来编写的。这些主题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每本教科书由5至6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是相对独立的主题。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围绕该主题进行,要求教师利用该主题开展各种活动教学,以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教科书选择了以下主题进行布局:问候和介绍,学校,乡村和城市,玩具,颜色,个人身体,亲戚,家庭,房间,班级,嗜好和宠物,水果,衣服,人物,职业,日常生活,事件,节日庆祝活动,能力,饮食,天气,季节,计划,邀请,旅行,安全,方向,生活,健康,经验,变化,故事,动物,名人,礼貌。这些主题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主题内容实际上渗透了强大的道德教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教科书中的道德教育因素,并以知识为载体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环境意识、文明礼貌、人际关系、祖国意识、合作精神,国际视野和其他道德教育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
例如,学生学习你好,早安,再见,你好吗?晚上好,晚安。这些礼貌的表达都包含道德元素,因此,将培养学生友好礼貌的思想和情感的教育纳入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开学之初,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兴趣来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学生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教师不应错过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的机会,这可以达到“促进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德育工作,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认真分析和挖掘教材,敏锐地抓住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将知识和思想有机地、自然地结合起来,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嵌入道德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教师应增强德育意识,将德育纳入语言教学。这不仅遵循语言教学与思维一致的原则,而且符合教学规律。这样,英语教学不仅是纯粹的语言教学,而且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德育内容。
2.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渗透活动的道德教育
(1)利用老师的形象完善对真理,善良和美丽的思想
研究表明,教师的影响力非常强,常常超过父母对学生的影响。在现代教育领域,教师不仅负责向学生传播学科知识和解决难题,而且还作为学生的生活指导者,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美丽的思想。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客观地分析其对小学生的可能影响,并始终保持严谨,允许小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和交流来辨别是非,形成对与错的强烈看法。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思维素质。
为了使小学生热爱学习,老师将有意识地塑造一个专门的形象,不时告诉学生他们的专业信仰,告诉他们老师将尽一切可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并希望学生可以珍惜时间而不浪费生命。另外,老师将与学生一起遵守课堂制度和课堂行为规范,不会单方面询问学生,而是会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和纠正,严于律己,宽容他人。通过这种相处方式,这堂课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纪律意识和非常积极的向心力。每个人都会互相帮助和监督,以取得共同的进步。
(2)在实际应用中要渗透文明礼仪
在小学阶段,由于大多数学生都不熟悉英语,因此英语教科书的设计非常适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生可以不断地感知和欣赏东西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魅力。同时,教材也将有很多正确的德育内容渗透,例如学习一些文明礼仪常识,无论是国内还是其他国家,都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德育意识。
例如,每天一些礼貌用语:问候语,告别词,致谢词等。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礼貌用语后,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这些学习过的礼貌用语,并在课堂上使用英语。教学,您可以在业余时间使用中文并随意切换。在诸如“谢谢”之类的应用程序中,当您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时,您可以说非常感谢,而当别人对您的帮助表示感谢时,学生们应该说“不客气”等待礼貌的话回应感激。在这种教育中,学生将逐渐知道如何感恩他人。
(3)树立榜样,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由于年龄很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因此他们经常以周围的人作为行为参考。老师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最常遇到的角色之一。教师的一切言行、戒律和行为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因此,要在英语课堂上进行道德教育渗透,教师必须首先树立榜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以促进道德教育的渗透。
例如,教师可以在实际学习中积极打招呼和关心学生。当您在校园里遇到学生时,您可以主动用英语打招呼,例如“欢迎”,“很高兴认识/见到您”,“您好吗”等,以便让学生感到关心,同时也让他们逐渐跟随并关注老师的言行,在学习和生活中以老师为例,学生可以主动礼貌地向别人打招呼,并成为一个礼貌的孩子,这可以逐渐改变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4)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分享意识
小学生正处于认识外界的阶段。在这一时期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且要自觉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共享是教学的良好起点。教师在谈论一些相关内容时可以巧妙地渗透这个想法,让学生体验分享的乐趣。无论是与其他学生分享您的想法和观点,还是与同学分享您的爱,这都是一种好行为。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思想更加开放,充分探索教学内容中的德育材料,这将有助于创造更加开放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英语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道德教育任务。因为包括英语在内的任何语言都是思想、文化和信息的载体。它追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其内容必须反映在思想和信息交流中。英语教科书必须包含并渗透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在普通英语教学中,我们的英语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年龄特点、生理机能和人格特点,认真探索,在教学中使用德育教材,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采取易于接受的方式,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以促进德育的渗透。
参考文献:
[1]凌建芳.谈新标准下小学英语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8(17):3.
[2]肖晶晶,白海亮.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138.
[3]钟郭梅.挖掘英语德育资源 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