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2期   作者:姚玉婷
[导读] 小学生是学生们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迅速成长的时期
        姚玉婷
        江苏省常州市华润小学
        摘要:小学生是学生们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迅速成长的时期,很多方面的协调发展都是影响小学生一生的内容,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一定要统筹兼顾,在照顾学生学习方面的内容时,一定也要兼顾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让德育教育工作能在班级的管理和班级教学中相互融合进去,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更能促进学生的长足发展。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德育工作的教育中要讲求艺术性和实效性,让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中进行贯彻,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发展自身的德育水平,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本文旨在研究德育工作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进行德育探究。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
        每一位小学班主任都应当精心安排课程内容,融入德育教育元素,挑选接近具体日常生活的实例丰富德育教育。应对小学生,德育教育仅借助规范文化教育还不够,要渗入学生的各个方面,接纳更为全方位的德育教育。对此,班主任应转变管理理念,注重德育工作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更好地投入到日常学习之中。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上渗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学环节主要是正确引导学生培养优良的读书习惯,营造恰当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且为日后的学习、日常生活确立牢靠的基础。另外,在中小学的文化教育之中,班主任还必须营造和睦、团结一致、积极主动、互动交流的班集体气氛,促使学生可以在这种气氛的正确引导下逐渐培养优良的日常生活习惯与读书习惯。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广,促使小学生开始从互联网、电视机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触碰外部世界,极有可能因为一些有误观念的毒伤而促使认知能力出现误差,再加上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这针对其恰当人生观、价值观的营造造成了负面信息的影响。并且,家中生活品质的提高,促使大部分父母针对学生娇惯水平加重,即便班主任向父母反映学生出现了分阶段的判逆,上课不认真听讲,与同学们间造成矛盾等都是会被父母觉得是无关紧要,从而不易对学生的个人行为确立标准。这一定水平上造成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重重困难,在这一情况下将德育教育渗入班主任班级管理之中看起来至关重要。
        二、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具体办法
        (一)以身作则,搭建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小学班主任文化教育工作方向很广,亲子教育便是较为关键的一点,小学生具备较强的模仿性,而小孩最开始的效仿目标全是爸爸妈妈。我们中国人注重“有其父必有其子”、“虎父无犬子”,这全是爸爸妈妈构建家庭教育自然环境的功效。知名作家老舍,一生都会坚持整理家务,桌椅板凳一直都是一尘不染,穿衣搭配讲究整洁,家里物件整理的井井有条,这全是受老舍妈妈的影响。老舍自己也说过,从小到大,经历了上百位教师,可是给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妈妈,他的妈妈将性情和习惯教了他。不难看出,爸爸妈妈对儿女的影响十分长远。因而,小学班主任应当积极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在父母会上就需要规定父母,为了更好地正确引导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要从本身学起,做孩子的楷模严于律己,要小孩保证的,父母自己一定要先保证,假如自身做不到的事儿,强制小孩做是不实际的。此外,完成班主任与父母的即时沟通交流,加强父母的德育观念,班主任应当灵活运用QQ群或微信聊天群,在群内共享家中或是德育教育的有关专业知识,举办互联网父母会等。根据所述方法,班主任和学生父母会创建密不可分的联络,这样班主任就可以邀约学生父母参加到班级管理中,一起进行班级管理的有关主题活动。


        (二)将德育教育渗入日常班级管理中
        学生学习任务紧,老师假如独立列举一节课来对学生执行德育教育,课程内容太过单一,并且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压力,学生没法对德育教育产生好感度,德育教育也事关学生发展方向,当然不可忽视。对于此情况,最好的方法便是将德育教育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中,班主任应当改进班集体德育课堂教学的管理方案,更改原来的德育教育工作途径,一切为了学生。在学生忙碌的课程学习中渗入一些具备挑战性的德育内容,就当给学生枯燥乏味课程学习中提升一点点快乐。学生一味的跟随教师学习课程内容,他们本身也会觉得厌烦,这时班主任拓展一点课余有关德育的内容能够不断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成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使学生觉得心身释放压力,以更好的心态应对课程学习,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对老师进行德育工作具有推动作用,可谓是一箭双雕。
        (三)小学班主任要言传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小学班主任做为班集体的管理人员、策划者和推动者,在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德育管理方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效,其一言一行都是会受到学生的关心和重视,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和个人行为造成影响。小学班主任不管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还是班级管理工作上,必须管理好自身的言谈举止,时刻留意自身的个人行为,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给学生们塑造一个优良的社会道德楷模和学习榜样,保证言传身教。在德育管理方法过程中,班主任规定学生讲礼貌,自身就需要在平常文明礼貌认真地看待每一个学生,重视每一个学生,并呼吁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平等待人。
        (四)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过去的班主任管理方面做的过度呆板,学生与班主任中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在新课改的情况下,班主任要提升在课堂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身体健康影响极大,德育教育的教学水平不可忽视。因而,班主任要踏入学生的心理,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缺陷,从源头上提升德育教育的教学水平。比如,目前绝大多数班主任都是激励学生在课堂上参加小组学习,班主任能够来回行走,参加到学生的分组学习讨论中去,和学生一起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当学生与班主任沟通交流的情况下,班主任要留意观查学生的言谈举止,发觉学生在“德”层面存有的缺点,推行有目的性的课堂教学。
        (五)德育管理方法要保证少指责多激励
        小学班主任在执行德育管理方法时,要尽可能保证少指责学生,即便迫不得已指责时还要选用恰当的方法,切勿损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以防学生造成叛逆和排斥心理状态,进而得寸进尺地和老师反着来。当学生犯错误或是行为准则出现难题时,班主任要亲切正确引导学生去纠正,使学生从心理真正了解到自身的不正确从而悔过,让学生产生勤奋的驱动力和信心,而不是上去立即臭骂一顿,催毁学生的信心。当学生干了好事儿时,班主任就需要多多的激励,正确引导学生向品行出色的同学开展学习,塑造学生学习的社会道德楷模。根据激励让学生因自己干了好事儿而自豪,得到满足感,从而更为积极地去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和个人行为素质。
        总的来说,在中小学环节,为了更好地可以塑造学生恰当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营造详细的人格特质,小学班主任理应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上渗透德育教育,构建优良的德育学习气氛,并根据标准管理本身的言谈举止,充分运用身边的榜样,促进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工作的进行,为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确立优良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月乾.浅析如何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J],读写算,2018(34):67.
[2]白安明.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4):193.
[3]王次平,仲伟凤.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祖国,2019(08):240-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