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
重庆两江新区民心佳园小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各个领域中。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明确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进而能够积极探索和创新核心素养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今后为适应社会需求以及个人发展为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受到语文学科特性的影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明确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将其有效渗透在日常的课堂实践教学当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设置问题导入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学生大多数时候都只需要根据教师的讲解去背诵和记忆就可以,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很多时候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导入教学,发挥以问促思的教学优势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教师在执教《找春天》一课时,就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为学生播放《春天在哪里》这一首儿歌,以此来营造一个积极愉悦的教学氛围。随后教师就可以设置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才能找到春天吗?”之后就可以给予学生适当地思考时间,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激励和肯定。随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能够依次说出有关于春天的事物,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二、创新阅读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学科,而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总是会以单方面的文本剖析为主,以致于学生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教学进度来赏析文本,可是大多数教师都忽视了阅读教学的素质教育优势,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积极创新阅读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和探究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例如,教师在执教《妈妈睡了》一课时,就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妈妈睡着时的样子,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需要母亲的悉心呵护,所以很少会见到妈妈睡着的样子。所以,这篇文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是如何来进行外貌描写和情感描写的,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三、拓展课堂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
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所以他们大多都具备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和处于具象思维模式的学习特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时,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拓展课堂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以此来帮助学生懂得如何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例如,教师在执教《望庐山瀑布》《黄山奇石》这类景物描写的文章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实景,以此来引导学生根据视频画面和文字来感受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来描绘这些壮丽奇妙的景观的,进而能够让学生感知到文字的魅力和祖国大好河山的壮阔,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和鉴赏能力。
四、渗透传统文化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
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和传承素养,这也是语文学科教师所担负的教育职责。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文化魅力,并具备文化自信,在理解的基础上传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不断挖掘和引入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学素材,以此来让学生感知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民族精神。例如,教师在执教《传统节日》一课时,就可以在此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渗透和延伸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相关知识,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和中秋节的来源、节日习俗和饮食文化等。以元宵节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灯谜,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也可以为学生展示人们欢度传统佳节的照片或视频,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塑造良好学科素养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不仅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举措。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严格遵循新课标所提出的教育要求,有效渗透核心素养教学,以此来突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从而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导入教学,创新阅读教学活动,拓展课堂教学资源以及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的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修养,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姚丽华.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N]. 江苏教育报,2017-12-20(003).
[2]郑丽.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17(A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