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艳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广成学校 744000
语文新课标要求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仅仅依靠小学语文课本所学知识和学生自主阅读课外书籍的推荐篇目,其数量是远远不够的,质量更难保证。为了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达到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要教给他们灵活多样的拓展性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让我读”转化为“我想读 ”,从而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
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主动性不强,很多学生读书的初衷都是迫于老师和家长的压力,真正爱好读书的学生数量颇少。笔者认为造成小学生不愿主动阅读书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生理和智力发育不健全的局限性
小学低段的学生年龄偏小,智力发育正处在萌芽阶段。识字量较少,仅仅熟知拼音和简单的汉字,理解短文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进行拓展性阅读教学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认知特征。
二、教师对阅读内容的选择欠合理,指导方法机械单一
目前,小学教育仍然实行考分制,这种考核机制迫使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是以狠抓学生学业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学生们也将耗费大量时间用于重复机械记忆课本知识。而教师常常忽略了对学生课本拓展知识延伸的训练,也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造成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普遍低下。
三、家长的消费观念对学生读书观念的引导有偏差
根据本次家长问卷调查的反馈情况来看,眼下许多家长花费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投资以购买电子产品为主。家长认为当代社会是信息化爆炸的时代,通过网络渠道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方便快捷,学生接触到的学习资源类型丰富,形式多样,家长选择教育途径呈现多样化。因此,对书籍类的传统阅读形式,家长从思想观念上不重视。在购买图书方面不愿意投资,认为购买一本图书,孩子阅读一次,这本图书就无存在的价值,这是一种变相浪费。同样学生家长居家时自己几乎不碰书,多数家长基本上都是怀揣手机刷新网页,浏览信息。学生受到家长的影响,对读书提不起兴趣。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之下,学生读书的观念就逐步淡化了。
介于以上诸多情况,我认为学生阅读的有效途径还是要重回课堂,以课堂拓展性阅读为主,以居家阅读为辅,双管齐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改变:
1.低年级学生阅读书籍以拼音配图的绘本类图书为主。
小学低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以直观画面认知为主。因此色彩鲜艳,画面丰富、文字少的绘本图书就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另外,注音版的图书在学生阅读时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从观图、认字、读句子,想象画面的一系列读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正确运用猜读法,培养自主阅读意识。
特级教师魏书生先生特别提倡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运用猜测、尝试的方法解决不懂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师在指导课堂阅读教学时,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典型的、完整的、感性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实践、阅读、想象中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尝试自主阅读。
3.立足课堂,紧抓课本,方式灵活,有效拓展。
教师教给学生一碗水的知识,自己要有储备一桶水的源泉。同样,只有让学生大量地阅读才能真正地遨游在知识的汪洋之中。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课文中的“资料袋”,指导学生去读与课文相关联的文章。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从而起到拓宽学生视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所以说用好资料袋,是开启阅读之门的一把金钥匙。除此之外,部编版教材中的“阅读链接”、“快乐读书吧”和“课外书屋”等环节的设计具有异曲同工的目的。例如: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1课《大自然的声音》,课后的阅读链接选自叶圣陶的《瀑布》,其中《瀑布》这首小诗就是对大自然流水声音的拓展延伸。
4.学会精读与略读结合,提高阅读的效率,提升阅读成就感。
对于小学生而言,精读就是在阅读中对文章的词语、句子、写作特点等方面进行认真思考,仔细分析,能准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新课标为小学生推荐的书目,教师都应辅导学生进行精读。但是由于学生在校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逐一指导精读显然不现实。因此,在阅读一些短小简单的文章时,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句进行简单的略读,将精读和略读有效结合起来,既能节省时间,还能凸显阅读的效果。
5.处理好读书与思考的关系。
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是读书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大声朗读,缺乏自主思考的意识。因此,在阅读指导课上,教师应该针对阅读篇目提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探究。在二年级时,要着重培养学生运用默读方法阅读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仔细分析的读书习惯。
6.课外阅读与日常习作的紧密结合。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时,遇到了一些有意义的内容时,这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把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起来。也就是边读边写。一般来说,读写结合要做到四点:一是编写提纲,记忆经典片段;二是摘录文章的精美词句,积累写作语言;三是写出阅读的感受与收获;四是探讨疑难点,做好笔记。这样能提高学生阅读思考探究能力和归纳整理笔记能力。
总之,在低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年龄、阅读层次、阅读兴趣的拓展性图书。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坚持长期阅读,不断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提升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为他们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题系“甘肃省平凉市教育教学‘十三五’2020年规划课题”
课题立项[2020]PLG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