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印
上海市江镇中学 201202
摘要:由于家长对孩子的音乐培养意识比较淡漠,学生上课时不太重视,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等原因,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气氛不够活跃,本文通过以爱因斯坦为例,说明音乐教育对于我们学生非常重要,我们必须着力于音乐课堂教学,注重教学细节设计、加强乐理基本知识、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运用生动教学语言、建立课堂评价机制、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自我教学能力和创设课外实践活动等方法,打造、夯实、调动、感染、有效、增强、激发、辅助好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活跃气氛,使我们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轻松愉悦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调动 音乐课 气氛
我们学校地处上海的最东边,是一所完中农村学校,家长对孩子的音乐培养意识比较淡漠,不像市区的家长,对小孩的全面发展比较重视,让孩子学舞蹈,学钢琴,学书法等等,由于家长的重视,孩子在德智体方面的发展比较平衡,农村的家长就不同了,只要孩子文化课成绩可以就可以了,学不学音乐无所谓,当然这与经济上的原因也有一定的关系,从而限制了孩子接触音乐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再加上我们农村学校的外来学生比较多,外来学生人数基本上在每个班级达到60%左右,大家都知道,外来的学生受音乐教育的机会肯定不会多,家长的经济实力有限,不可能让孩子去学这学那的,所以学生在音乐知识与技能方便比较薄弱一些,在音乐课堂上没有多大的学习欲望,学习积极性就不够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比较差,教学效果也就好不到哪里去,其实艺术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个人发展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于事无成。”爱因斯坦有很多发明都是来自于优美动听的琴声,优美动听的琴声是他发明的预先信息,给了他很多灵感,最著名的“相对论”就是其中之一,可想而知,音乐教育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着力于音乐课堂教学,调动好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活跃气氛,使我们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轻松愉悦的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我们如何积极有效的调动好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活跃气氛呢?
一、注重教学细节设计,打造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活跃气氛。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成于细。”由此看来,精心设计教学细节,是决定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精心设计好教学的每个环节,确保我们的教育质量。我以学唱歌曲《青春舞曲》如何导入为例,做一分析,大家都知道,《青春舞曲》是王洛宾根据维吾尔族民歌创作改编而成的,我们在上课导入时,首先要选择有新疆音乐文化元素的作品导入比较适合,我在上这节课时,我选择了自己演唱新疆民歌《达阪城的姑娘》,学生聆听时非常兴奋,当时就响起来了热烈的掌声,此时的上课教学氛围马上就不一样了,歌曲唱完时再次赢得学生的热烈张和羡慕的眼神。我在演唱时也向学生提出了问题,问题是“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拥有着各具特色的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下面我为大家演唱一首民歌,请同学们想一想,它属于我国哪个地区的民歌?”通过教师的设问、演唱,激发起了学生学唱歌曲的欲望,在进入学唱歌曲《青春舞曲》教学环节时,学生都很积极,全神贯注的投入到歌唱教学中来,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气氛非常活跃。
二、加强乐理基本知识,夯实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活跃气氛。
音乐课是一门培养人文素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课程。要想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就必须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基础知识,乐理基础知识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上好音乐课强有力的支点,有了乐理基础知识的支撑,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就有了理论依据,懂得怎么去欣赏音乐了,上课的兴趣自然也就高了,课堂的教学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如果学生缺乏乐理基本知识,欣赏作品就很累,甚至听不懂,时间久了,学生上课的兴趣还会有吗?我们的课堂气氛还能好吗?所以我们在平时上课时,将乐理知识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多复习一些乐理基础知识,加强乐理基本知识的训练,为夯实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活跃气氛做好强有力的保证。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活跃气氛。
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又包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决定着教学方法,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它的教学方法大致可分为体验性、实践性、语言性和研究性四种音乐教学方法。再细分就可以分为音乐欣赏法、演示法、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发现法等。我们在音乐课堂中充分利用好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我们的音乐教学课堂。我在《民歌飘香》课堂中使用了演示法,给学生示范演唱了歌曲《茉莉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学唱歌曲《茉莉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学生有了学唱《茉莉花》的兴趣,课堂的气氛自然活跃起来了。
四、运用生动教学语言,感染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活跃气氛。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和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它是一门情感艺术,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好生动的教学语言,尽量做到抑扬顿挫,深情并茂,去引导和感染学生,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一步一步牵引到音乐情境之中,感受、理解音乐作品,使学生能够产生一种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我们的音乐课堂气氛。
《哎吆,妈妈》这首歌曲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每个乐句都是弱起节奏,使得歌曲情绪明快,歌词也非常幽默,我们在介绍作品时不能一本正经的去介绍,要注意讲话的速度与情感表现,在给学生演唱时,千万不要忘了肢体语言的表达,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手舞足蹈的示范演唱歌曲,诱发学生好动的心灵,此时的音乐课堂气氛肯定是一片沸腾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整个课堂气氛也就活跃了。
五、建立课堂评价机制,有效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活跃气氛。
建立音乐教学课堂评价机制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诊断,有效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从而建立自信,促进自己的音乐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等健康发展,活跃音乐课堂气氛。我们在建立音乐教学评价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四个原则,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标准性原则。正确运用课堂评价机制,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有效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活跃气氛,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得有一次我在问学生,谁为我们唱一首关于妈妈的歌曲时,全班同学都没有声音了,非常安静,就在这时,有一个女生举起手,勇敢的说我来演唱一首《烛光里的妈妈》,我说好,掌声有请这位同学给我们演唱《烛光里的妈妈》,她演唱音很不准,但是我没有说她唱的怎么怎么不好,她在演唱时,同学们都笑了,但我是这么评价她的,首先老师要表扬这位同学,非常有勇气的站起来给我们大家演唱歌曲,我们大家要向她学习这种勇气。其次,这位同学再在音准方面多加注意、情感再丰富点就不错了。我话音一落,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其实学生在歌唱水平上有一定的差异是正常,如果我们教师给学生评价不当,进行单方面的评价,可能会扼杀许多学生学习音乐教学的兴趣。我们音乐课堂教学目的不是培养歌唱家,而是培养学生的歌唱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歌唱教学实践活动中来。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建立评价学生歌唱水平的标准,看重学生在歌唱教学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勇于歌唱、是否敢于质疑、是否与其他同学积极合作演唱等等,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从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提高学生参与音乐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充分有效的活跃我们音乐课堂气氛。
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活跃气氛。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促进的教与学的关系。它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不断改革的必然产物,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核心,积极构建师生尊重、平等、自由、信任、理解的原则,有效地为我们教学课堂服务,保驾护航,有了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再也不会看见老师而害怕,上课时不会因为回答不出问题而紧张、恐慌,担心会被老师批评,和谐的师生关系只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活跃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健康成长,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在教学过程中,从来不会因为学生回答不出来问题而批评同学,也不会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而批评,我只会提醒他,犯错误能改正就是好学生。我还会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一起听听他们喜欢的音乐作品,和学生打成一片,积极的和学生交流,对作品进行各抒己见。同时也向学生问寒问暖,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
七、提高自我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活跃气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自己的领域,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加深自己的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通过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段话,面对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迅猛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也要与时俱进,为满足学生的知识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充电,学习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修养,加强专业知识,拓展知识视野,积极参加学校、区、市的一些培训,促进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我们音乐课程的主要内容以欣赏作品和歌唱教学为主,有的老师不是声乐专业毕业的,那么就得加强学习声乐技能,自己歌唱水平提高了,在歌唱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同学们演唱一下今天所学的歌曲,同学们一听,哇!老师唱的这么棒,此时会激发起学生学唱歌曲的热情,自然你的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俗话说的好,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拥有一桶水,只有这样,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音乐课堂上的教学气氛就自然活跃起来了。
八、创设课外实践活动,辅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活跃气氛。
音乐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加强认识和理解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热爱党。要达到这些目的,只靠我们的音乐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延伸到更多的领域去实施。为此,我们学校创设了课外实践活动,每年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艺术节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科技类和艺术类,艺术类比赛项目有校园歌手大奖赛、舞蹈比赛、小品相声比赛、器乐比赛、合唱比赛等。每位艺术教师开设第二课堂,创建社团活动,如:合唱社团、口风琴社团、民乐社团、舞蹈社团、沪剧社团等,每周五下午训练两节课时。学校每年举办红歌合唱比赛、元旦文艺汇演,音乐组教师都积极参与辅导每个节目。我们学校通过这些课外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巩固和提高了学生在音乐课上学习的乐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创造力、鉴赏力,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上课时的纪律也会好很多,音乐课堂的参与度会更深更广一些,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一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2、360导航
http://www.doc88.com/p-5116825748198.html
http://www.xuexila.com/way/zhidao/c27803.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b0ad4de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7.html
https://www.docin.com/p-2151634116.html